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陈维崧陈维崧被誉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也有人称他与纳兰容若、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代表作有《湖海楼全集》《明史》等。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但也好男风,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断袖之情被流传后世。陈维崧简介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
陈维崧 陈维崧被誉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也有人称他与纳兰容若、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代表作有《湖海楼全集》《明史》等。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但也好男风,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断袖之情被流传后世。 陈维崧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之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陈维崧断袖之癖 即使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气节之重享誉天下、书香仕宦之家的陈维崧,也颇好男风。
陈维崧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生死缠绵情事,曾使无数清代士人为之倾倒,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理想情爱的标准。 据野史笔记载,陈维崧对徐紫云一见神移,当时正值梅花盛开,他就天天携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间,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形影相随的同性恋生活。陈维崧为徐紫云写作了大量的诗词。陈维崧还请名画师为徐紫云作肖像。
虽然陈维崧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者,却对异性恋持欣赏态度。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云成年也要娶亲,他在紫云洞房花烛夜时写了一首《贺新郎》相赠:六年孤馆相偎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飏。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
只我罗衾寒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陈维崧对徐紫云的相思依恋跃然纸上。徐紫云婚后,二人仍亲密来往,后陈维崧携徐紫云归宜兴老家居住。
徐紫云病逝后,陈维崧又写了大量动情怀念的感伤诗句,词句凄婉,令人伤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