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生活优越,或者自然条件舒适,相反,去过藏地的人都清楚,那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1]之一,自8世纪从印度传入藏地,此后99%的藏族人从童年开始就信仰藏传佛教,并由此带来了身心安乐。尤其是修持藏密的人,大多数身体轻健、延年益寿,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 ... 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大德叫索朗顿珠,他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在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1、调心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终日心神不安,患得患失。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在藏地,有不计其数的经论续部,但其核心内容归摄而言,就是要先调心。而且藏地医学《四部续》中也说,所有疾病的来源,统统都是分别妄念。故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云:“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住无分别定,无垢如虚空。”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你把心态调整好了,一切病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所以,藏传佛教第一个养生之法,就是要调心。你们平时若过度劳累,心就应该当下放松,不要特别去执著,这样从中可以获得自在、快乐,身心也会自然而然健康。  2、调饮食现在世间的大多数人,饮食特别没规律:要么吃饭不定时,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吃得太少,这都对身体极为不利。所以,佛陀在《毗奈耶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吃东西不能过饱、不能过少,也不能没有固定时间。包括食物不宜过于厚味,太辣、太咸、太麻都会 ... 身体,一般来讲,素食是最适合的。有些人认为:“吃素的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人,他就口口声声说:“一个人最好是吃肉,否则,像牦牛一样吃草,怎么能保证身体健康?”我开玩笑地回答:“牛肉的来源也是草啊!牦牛是直接吃草,而你只不过在间接吃草,所以吃素不会没有营养,也不会有损健康。”肉食看似对身体有利,但实际上,现在西方许多医学家、人道主义者都提倡吃素,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而是从健康角度出发,这些人认为,人类不适合吃过多肉类,不然,整个五脏六腑都受不了。所以,素食不但是不造恶业的清净食物,而且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很大利益。然而,汉地一些医学工作者,对素食健康的研究还不到位,对素食环保的理念也很欠缺。实际上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倘若一味地征服自然、残害生灵,只会破坏生态平衡,到头来令人类濒于困境。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考虑这一点,他们成天只顾自己,从不在乎别人的生存空间。这种人在佛教中被称为“小乘”,甚至连小乘都不如,因为小乘除了自我还有解脱,而这种人,连真正的解脱也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高瞻远瞩,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家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要知道,大自然中生存的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食物。假如人类草菅物命,对其它生命肆无忌惮地 ... 掉、吃掉,这种行径令人发指。哲学家罗素(EarlRussell,1872-1970)说过:“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佛教的慈悲遍于一切众生。因此,作为佛教徒,热爱每一个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调睡眠人们劳力、劳心之后,必须要休息以恢复体力,而睡眠,则是最常见的休息方式。一个人平时睡眠要有节制,过多就会精神困昧,过少也不能恢复体力。有些人刚学佛时特别精进,天天熬夜,一点都不睡,这对健康非常不利;而有些人又睡得太厉害,每天一大半时间都用来睡觉,这样对身体更有危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与人的寿命息息相关。美国心脏病专家海大卫从1966开始,针对40到80岁的男女,发出了80万份调查表。两年后他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睡眠过多会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因此,睡眠太多反而不利于健康。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适度睡眠。在佛教中,一般要求初夜、后夜精进修行,只有中夜方可睡觉。可是大城市里的人,几乎与此完全相反,他们是初夜、中夜特别清醒,直到后夜才开始睡,然后第二天九、十点钟才起床,如此昼夜颠倒对身体极为不利。其实,最合理的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10点到早上5点。若能在此期间安睡,不但可以得到充分休息,对自己的修行也有帮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月的运行跟人体的气脉运行有一定关系,倘若你长期昼夜颠倒、劳累过度,势必会对气脉有损。因此,每天若能在中夜放下一切,安心入眠,早晨也尽量起早,这对身体健康是最好的。但是,大城市里的人,现在恐怕很难做到。4、调息调息得宜,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藏传佛教中有很多调息之法,譬如先观一个文字(如藏文“阿”或“舍”等),之后观想它缓慢地随呼而出、随吸而入,这样通过反复呼吸,对身体特别有帮助。尤其是你早上起来时,从鼻孔里慢慢地出气,又慢慢地吸气,或者发出“哈—哈—”的声音排除垢气,这样多次下来,对身心的调节十分有利。《黄帝内经》中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心如果安了,真气存在于内,气脉运行正常,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免疫能力,外在的病邪便不会有可乘之机。

5、调身 调身指端正身体的姿势,可以坐禅,也可以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佛教并不这样认为,如果你只有“动”而没有“静”,寿命不一定会延长。其实静心息虑、凝神内守,也能极大地调动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比如汉地的虚云老和尚、清定上师,他们虽然衣食俭朴,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由于喜欢 ... 禅修,故而能尽享天年。因此,“动”与“静”相结合,才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特点。 在身体的运动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磕头。磕头是一种全身心的锻炼,不仅功德不可思议,而且每天若能磕一百个头,久而久之,身体也会逐渐健壮,不容易衰老。所以,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一天只磕三个头,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大家有时间的话,早上起来最好能坐坐禅。倘若你实在不会,也可以在前面观想释迦牟尼佛,然后闭着眼睛坐一会儿,再观想一下佛陀,再坐一会儿……如果连这个都不会,则可什么都不想,让心静下来,坐两三分钟乃至半个小时。这样闭目养神,稍微休息一下,令脉络中的气运行正常,其实也是一种坐禅,对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利益。 当然,以上所讲的“调五事”,根本前提就是要有利他心,这是最重要的窍诀。假如你平时自私自利,那不管怎么样保养,也只能带来痛苦;反之,倘若你的心态都是帮助别人,则做什么都不会有太大压力,即使你所做的事情不成功,心也会时时处于快乐之中,绝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人。 这一点,对当前而言相当重要。否则,人人特别自私的话,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像在一个电影院,前排的人站起来,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着,否则就看不到演出,这样一来,最后会变成什么场面,大家也不难想象。所以,如今的国际社会已扭转了以往很多观念,对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来说,人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应关心周围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利他”,也是所谓的“慈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通文达理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ōngwéndálǐ【解释】指有学问懂道理。【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通文达理”

  2. 时光总会替我们收藏起那一点一滴的感动-感人的情话

    脆弱就是不合适,而我们是没办法逾越不合适的,所以不必苛求。

  3. 经典现代爱情诗句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爱情诗句请关注:现代情诗名句表达爱意的诗句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4. 维妙维肖造句_维妙维肖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维妙维肖wéimiàowéixiào维妙维肖的意思和解释: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维妙维肖的出处维妙维肖的例子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维妙维肖造句他画他朋友的脸,画得维妙维肖。MarycantakeoffherEnglishteacherperfectly.玛丽模仿她的英文老师维妙维肖。Hecanimitatehisteacherperfectly.她把男主人公这个角色演得维妙维肖。Heimpersonatesallthewell-knownpoliticiansexac

  5. 商鞅变法的内容_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经济措施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治作用:废除旧制度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是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

  6. 知人善任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īrénshànrèn【解释】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例子】只有知人善任,才能人尽其才。【近义词】任人唯贤【反义词】妒贤嫉能,任人唯亲【相关】百度“知人善任”

  7. 周公解梦原文

    冠带衣服鞋袜第四戴冠登车官欲还,自戴镤头巾帽吉,替冠登台职位迁,贵人与之衣冠吉,新换衣冠禄位至,烧毁衣冠欲更官,失去官帽主退职,拾得冠带禄位至。

  8. 当我们可以去理解爱的时候,却不相信那是爱情了

    当我们可以去理解爱的时候,却不相信那是爱情了,恣意挥霍更多的时间在寻找爱,在伤害爱,在质疑爱,等到茫然时,周围的人开始劝说你,不要相信爱,所谓的爱就是找一个爱你的人。

  9. 【吏道】的意思是什么?【吏道】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吏道lìdào1.作官的道路。《旧唐书姚崇传》:「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尝决疑狱,徐公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邪!’」《水浒传》第十八回:「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吏道的拼音lìdào吏道是什么意思吏道lìdào1.作官的道路。

  10. 唐太宗死后以身殉葬的突厥首领,除契苾何力之外的另外一个人

    归附唐朝之后被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次年迎娶衡阳公主官拜驸马都尉。所以在他领导之下的部族都非常拥护他。>而太宗皇帝也确实没有看错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请求以身殉葬,入驻昭陵为太宗皇帝守陵。但是唐太宗早已经预料到他们会有这样的举动,一早就下旨不允许他们陪葬,并且将其任命为右卫大将军,四年之后进封为镇军大将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