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童 安童,,中国元代前期政治家。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卫,为四怯薛之长。安童尊礼汉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从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防御叛乱的西北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等叛变,伯颜将那木罕送交术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将安童送交窝阔台系后王海都。二十四年,忽必烈重立尚书省,中书省形同虚设,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宠信,被迫辞职。
阿合马 出生于中亚费纳喀忒。至元元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九年,为中书平章政事达10年之久。时值灭南宋前后,元廷费用浩繁,阿合马采取兴铁冶、铸农器官卖、增盐课、括户口、推行钞法、籍括药材等措施,使财政支出得以应付,安童深得世祖宠信。阿合马专权横暴,打击异己,贪赃不法,引起太子真金和许多大臣不满。十九年三月,益都千户王著与高和尚等乘世祖和真金去上都,潜入大都,假称真金回宫,召阿合马至,...阿合马及其党羽郝祯。
哈剌哈孙 哈剌哈孙,元成宗铁穆耳朝大臣。哈剌哈孙守卫宫门,拒绝执行皇后发布的内旨,称病不签署文书;秘密遣使迎接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长子海山于漠北、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怀州。武宗因哈剌哈孙不是自己的亲信,听信谗言,罢免其右丞相职,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镇守漠北。哈剌哈孙在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自内地转运粮米以赈济饥民,置仓库储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称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统治秩序。
拜住 拜住,,中国元代元英宗大臣,蒙古扎剌儿氏。七年三月,英宗即位,后升中书左丞相。时太皇太后答己与右丞相铁木迭儿相勾结,广立朋党,势倾朝野,拜住助英宗力予...,使中书省摆脱铁木迭儿控制。十二月,英宗授拜住右丞相,君臣着手改革,推行新政,起用儒士,访求人才;减轻徭役;制定和颁行《大元通制》。其改革遭到守旧的蒙古上层贵族集团反对。三年八月初五,拜住随英宗由上都南返,宿营南坡,被铁失袭...。
李孟 但不久,皇太子卒,李孟未被朝廷录用。但丞相恨李孟未曾登门拜访自己,从中作梗,使李孟未能授职。李孟深感仁宗的信任,尽心尽职。是年底,李孟再三请求辞职,仁宗准以平章政事参议中书省事,承旨翰林。但李孟并不介意,欣然到集贤院供职,使英宗深为佩服。御史多次向英宗奏章,为李孟申辩所遭受的诬陷。
脱脱 脱脱,中国元代大臣。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专权恣横,为顺帝所忌,脱脱恐受累,与顺帝近臣密谋除伯颜。六年,乘伯颜猎于柳林之机,受命将他逐出京师。至正元年,任中书右丞相。九年,复为中书右丞相。十二年,率兵剿红巾军,以镇压起义之功封太师。十四年,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伐高邮张士诚起义军。高邮未下,顺帝忌脱脱权力过重,就军中削其官爵。后流徙云南,被毒死。
察罕帖木儿 随着察罕帖木儿不断挫败红巾军,其官职和地位逐渐上升,由汝宁府达鲁花赤升至兵部尚书,后历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河南行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察罕帖木儿攻克汴梁后,军纪严明,城中居民生活不受影响,不久河南全境平定。察罕帖木儿遂派使者前往招降。
韩林儿 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在颍上发动起义,韩山童被捕牺牲,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刘福通等攻克颍州。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当时韩林儿虽有帝名,但实权为刘福通掌握,外出将领大多不受约束,政权建设很差。二十三年二月,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韩林儿被名义上尚属大宋政权的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从此受朱元璋挟制。
刘福通 至正十一年五月,与栾城人韩山童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事败,韩山童被元兵捕...,刘福通率余众攻占颍州。各地贫苦人民群起响应,形成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刘福通...丞相杜遵道,自为丞相,称太保。十七年,刘福通分兵三路伐元。与此同时,刘福通攻克汴梁,以为都城。二十三年春,张士诚遣部将围安丰,刘福通向当时在名义上尚属大宋政权的朱元璋求援。朱元璋来援,刘福通与韩林儿被接至滁州。
徐寿辉 十三年底,蕲水失陷,徐寿辉等避入黄梅山及沔阳湖中。次年九月,倪文俊企图...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部下陈友谅...死,天完实权转归陈友谅掌握。十八年夏,陈友谅攻克龙兴,徐寿辉欲往,陈友谅不从,遂止。次年十二月,徐寿辉仍欲往龙兴,至江州,陈友谅伏兵城外,尽...其左右部属。陈友谅即以江州为都城,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一揽大权。二十年闰五月,徐寿辉被陈友谅...于采石,天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