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学会

广学会,中国清末英、美基督教(新教牘传教士在华组成的出版机构。由1884年设立的同文书会改组,1887年成立于上海。“以西国之学广中国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相标榜。但它“愿华人明西方之理,南学会不愿华人仿西方之制”,实际上企图变中国为西方帝国主义的附庸。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广学会迁往成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学会的外国人撤离中国。

保国会

保国会,,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8年4月12日保国会在北京成立,拟定《保国会章程》30条,主要内容是以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为宗旨,讲求变法、外交、经济,协助...治理国家。御史黄桂又参劾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要求严禁。这样,保国会虽未封闭,然已形存实散。

保皇会

保皇会,,中国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团体。又称中国维新会。保国会义和团运动发生,八国联军侵入,保皇会认为这是反击后党、扶救皇上的时机,主张“助外人攻团匪以救上”,同在国内的唐才常联系,准备起事。但保皇会及其首领康有为拒绝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合作。宣布于1907年2月13日将保皇会改为国民...会。3月23日,在美国纽约召开大会,康有为自欧洲赶赴。

辛亥革命

因以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变革。此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一直得到华侨的有力支持。促使知识阶层进一步革命化的是拒俄事件。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在进行论战的同时,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兴中会

11月24日,20多位赞同孙中山主张的进步华侨,聚议成立兴中会,通过了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事泄后次日晚,孙中山逃离广州,偕陈少白、郑士良东渡日本,创立兴中会横滨分会。兴中会联络的湘、鄂一带会党势力因被卷入自立军起事而全部散失。兴中会领导骨干损伤过半,海外各处机构也渐次涣散。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兴中会并入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前,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最主要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苏报案

《苏报》案,中国清末反清政治事件。《苏报》于光绪二十二年在上海创刊。1903年5月27日,章士钊任《苏报》主笔,于6月11日起实行“大改良”,连续刊出《康有为》、《哀哉无国之民》、《客民篇》、《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等倾向革命的文章。次日,清...与上海租界当局勾结,逮捕章太炎;7月1日,邹容出于义愤自动投案,《苏报》案发生。7月7日《苏报》被封。

华兴会

11月4日,他以过生日为名,约集宋教仁、刘揆一、章士钊、周震鳞、胡瑛、徐佛苏等举行秘密会议,议决建立华兴会。1904年2月15日,借除夕宴聚为掩护,召开华兴会成立大会。九月初,华兴会起义计划泄露,湖南官厅即着手戒备。在同盟会筹备期间和成立以后,华兴会员绝大多数先后加盟入会,不少人成为同盟会的领导骨干。华兴会推举黄兴为主帅,刘揆一、马福益为正副总指挥。24日,清兵出动搜查华兴会机关,游德胜、萧贵生被捕。

光复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光复会的主要成员大多仍留居国内,并未与闻其事。同年底秋瑾从日本归国后,也同徐锡麟密切合作,发展光复会会员,联络会党,准备武装起义。此后,光复会的组织无形解体。后期始自1910年2月,在日本东京重建光复会。重建的光复会在政治上的准备并不充分,没有独立提出完整的政纲。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光复会会员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积极响应。从此光复会实际上即不再存在。

中国同盟会

简称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多个组织...而成。会议确定了中国同盟会的名称,还商定了入会仪式和会章起草员。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本国会议员阪本金弥住所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者约百余人。本部为同盟会最高领导机构,其下属组织为支部和分会。及至1910年初,更在东京正式成立光复会总部,与同盟会分庭抗礼。

三民主义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中国同盟会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