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简介 陈维崧断袖之癖 陈维崧陈维崧被誉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也有人称他与纳兰容若、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代表作有《湖海楼全集》《明史》等。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但也好男风,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断袖之情被流传后世。陈维崧简介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之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
汪中骈文 汪中代表作 汪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汪中早年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所以尽管他为人自负狂傲但非常孝顺母亲。他遍读经史百家之书,自成一派,尤其是他的骈文傲视群雄。汪中骈文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更高。刘台拱《遗诗题辞》评为: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抒情骈文善于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李详《汪容甫先生赞序》)。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吸收魏晋六朝骈文之长,写得情致高远,意度雍容,而且用典属对,精当贴切。他的论辩文章显
康熙唯一嫁给 ... 的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嫁给了谁 和硕悫靖公主和硕悫靖公主是康熙皇帝与贵人袁氏的女儿,也是康熙帝唯一嫁给...的公主,也是他众多子女中与汉族关系最紧密的,生母袁氏就是...。康熙唯一嫁给...的公主和硕悫靖公主玄烨之十四女。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孙承运系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袭父遗爵
陈维崧代表作 陈维崧的词 陈维崧最著名的一首词 陈维崧是明末清初著名词人,其风格接近豪放派,与吴兆骞、彭师度合称江左三凤,又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于1682年逝世,享年58岁。陈维崧代表作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著作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54卷,其中词占30卷。《与芝麓先生书》、《余鸿客金陵咏古诗序》、《苍梧词序》等,都写得跌宕悱恻,有很强的感染力。陈维崧的词陈维崧最著名的一
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 邬思道原型 邬思道邬思道是清代人物,曾经是田文镜的师爷,两人关系很好,辅佐还是皇子胤禛登基为帝。田文镜死后,众人重金聘请邬思道,但他不见了踪影。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他只想辅佐做四爷的雍正,不愿意面对做皇帝的雍正。从雍正做皇帝的之一天,他就选择了离开。就这么说吧,雍正做四爷时,他和雍正是一种类似于朋友的幕僚身份;雍正即位后,他们就是君臣关系。因为他不愿意适应这种新的君臣关系,所以一开始他就选择了逃避,以后也再不
苏元春简介 广西提督苏元春的后代 苏元春苏元春是清朝末年湘军将领,官至广西提督,曾在中法战争的镇南关之战中帮助冯子材抵御法国军队,后因租借广州湾而备受指责,最终于1908年病逝迪化。苏元春简介苏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字子熙,广西永安人。清末湘军将领。同治二年,由武童投效湘军,随席宝田镇压太平军,累擢为参将。后率部镇压贵州苗民,官至提督。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御法军。和议成,留镇广西。晚年因治军渐弛被劾夺职,
广州羊城的由来 羊城,或许很多广东省外人不知道羊城是哪个城市,但广东人都知道,羊城是广州的一个别称,那广州为什么叫羊城?其实,羊城这个称谓,这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美丽的神话,即流传甚广的“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大约在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优良
孙悟空的成就为什么这么大_孙悟空成佛的关键人物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所以最终成佛,我们的脑海里或许马上会马上浮现四个人物,之一位是孙悟空的之一任师父须菩提祖师,第二位是如来佛祖,第三位是观音菩萨,第四位是孙悟空的第二任师父唐僧。确实,没有须菩提祖师,孙悟空永远只是山中的一只野猴子,孙悟空虽为集天地灵气的石猴,但孙悟空做人的礼仪、深厚的佛法、超人的本领,都是须菩提祖师十年的亲自传授,正是因为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这些本领,才让他有了上天
探秘:八仙之韩湘子 八仙过海是国人极为熟知的神话故事,这其中韩湘子很是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韩湘子的生平。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韩湘子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韩湘子的宝物名为紫金萧,早期传说的宝物还有百花篮,吹箫会龙女、十二度文公、韩湘子
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历史由来 八仙过海所谓“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八仙”在蓬莱确实算得上一大景观。但是,“八仙”又是怎么来的呢?虽然与秦皇汉武寻仙访药的那些年头儿已是相隔千年,但八仙跟发轫于先秦时期的神仙观念和神话传说,尤其是汉末以来逐渐形成并不断衍变的道教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