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北方87万大军南侵,谢安和谢玄靠8万汉军守住华夏文明!

谢安和谢玄是谁你知道吗?>当统治了整个北方的胡族政权,87万大军大举南侵时,是他们为华夏民族力挽天倾,避免如南宋崖山之战那样,的悲剧,提前千年到来。>他们当然就是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和谢玄叔侄。为了混一宇内,攻灭偏安江左的东晋政权,举国之力,苻坚调集了号称87万的大军南征,狂傲喊出了“投鞭断流”的口号,称用麾下大军的马鞭,就能截断长江天险。

前秦皇帝苻坚是怎么在淝水之战中惨败的?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都诞生在淝水之战中,而演绎成语的主角,就是苻坚本人。苻坚在位期间,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减少对汉族等民族的压迫,他出身的氐族基本上没有任何特权。淝水之战失败以后,前秦大军迅速瓦解,鲜卑、羌等部族纷纷起兵造反。只是可惜,苻坚最终让自满蒙蔽了双眼,在没有铲除慕容氏的情况下贸然伐东晋,导致淝水之战中的惨败,一跌而失天下,最终沦为世人讥讽的目标。

前秦丞相王猛有哪些成就?王猛是如何一路开挂的?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前秦丞相王猛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猛人如其名,在十六国时期是一位著名的猛将。王猛一生拥有多项成就,但在厉害的人也会有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对于王猛的一生来说,他又有哪些束手无策的事情呢?>王猛的春天也来了。>此后,苻坚对王猛的主张坚信不疑,一年给王猛连升五次官,头上有了一堆职位。王猛决定大力整顿一番,正好太后的弟弟强德强抢民女,王猛立即抓捕了他。

司马睿建立东晋

317年4月6日司马睿建立东晋>西晋末年,琅邪王司马曾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驻守建业(今南京)。>公元311年洛阳被刘聪攻占,晋憋帝徙...安,晋朝的政权实际上已转移到建康,于是,司马睿便被任命为丞相、大都督中外请军事。>公元316年,刘聪攻占长安,晋憨帝被俘,司马睿称晋王,晋朝政权完全移到江南。317年4月6日司马睿得知晋愍帝被刘聪...死,遂称皇帝,是为晋元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法显

法显,中国东晋僧人。3岁出家,20岁受大戒。为求取佛律,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自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越葱岭至天竺求法,先后于北、西、中、东天竺获《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部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论》、《摩诃僧祗阿毗昙》等梵本;于狮子国获《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经》、《杂藏经》等梵本;并由海路经耶婆提国,于义熙八年抵青州长广郡牢山。历时14年,大秦游历29国,历尽艰险。

寒人

寒人,中国东晋南北朝的一个社会阶层,往往与士族对举。寒人作为一个阶层,是东晋以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进入南朝,士族衰落,衣食客寒人中有的致位将帅,有的出任宗室诸王镇将的典签以监视诸王的行动,在地方具有较大势力。在中央政权中,寒人充当中书省的通事舍人,参预机密,出纳王命,权势更加显赫。在北朝,寒人与士族的对立不如东晋南朝显著。

土断

土断,中国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目的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10次。

黄籍

黄籍,中国两晋南朝时对正式户籍的称谓。东晋前只有黄籍,东晋时出现白籍,它是由于东晋...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北来流民而产生的。东晋...后来实行土断,省并侨州郡县,命令侨人在其定居之处编入正式户籍,占田课田制取消其免调役的优待,白籍户便成为黄籍户。又魏晋九品中正制的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也称黄籍。此外,唐代称正式的职田、公廨田簿籍为黄籍,临时的则称为白簿。

前秦

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至此,前秦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前秦名存实亡,但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则延续了近10年之久。352年,改称皇帝,国号秦,史称前秦。淝水之战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骑兵二十七万、步兵六十万南下,对东晋发动总攻击。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废除前秦年号,建立后燕,并进攻驻守邺城的前秦长乐公苻丕。

前燕

于337年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前燕政权循魏晋九品官人法,肯定士族特权,承认坞主壁帅势力。前燕军团起初并未处于下风,但由于当权的慕容评为人贪鄙,致使军心离散,结果前燕15万主力部队被王猛所率领的前秦军歼灭。苻坚趁势率10万军队包围前燕的首都邺城。公元370年十一月,慕容暐逃出邺城,试图返回辽东的根据地龙城,中途被前秦军抓获,前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