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

[名家名品] 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的开拓者—陈之佛

[名家名品]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的开拓者—陈之佛近现代陈之佛春鸟依梅图近现代陈之佛双鸽图近现代陈之佛秋园一角图近现代陈之佛梅花双鸽图近现代陈之佛雪凫图近现代陈之佛玉兰赤鹦图近现代陈之佛啼鸟寒枝图近现代陈之佛雪芦鸿雁图近现代陈之佛绿竹群雀图近现代陈之佛秋塘寒冷图工笔花鸟画早在唐代就产生了知名的画家,前期薛稷以画鹤见长,后期的边鸾擅画孔雀、蜂蝶,末期刁光胤更以画湖石、猫兔、雀鸟而负盛名。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花鸟画二)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花鸟画二)清万上遴红梅图轴清吴昌硕四季花卉四清恽寿平花卉册清许从隆松石图轴清虚谷花卉卷清吴昌硕四季花卉四屏(之一)清吴昌硕四季花卉四屏(之三)清吴昌硕四季花卉四屏(之四)清吴昌硕荷花图轴清吴昌硕蔷薇芦橘图轴现代齐璜墨蟹图轴清郑燮竹石图轴清朱耷荷花翠鸟图清孙亿梨花鸟蝶图轴清钱杜梅花图轴清李因芦雁图轴清李鱓荷花图轴清陈应麟竹石鸲鹆图清余省桃花双绶图轴清周裕度菊石图轴清许楫柳荷鸳鸯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花鸟画一)

上海博物馆藏国画上海博物馆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8月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

浅谈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

浅谈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关于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自古至今一直议论不断,有的人主张重墨轻色,有的人主张重色轻墨,而中国画笔墨和色彩在数千年来所经历的不同绘画表现形式。在此,我仅以个人体会和看法对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作一点浅议杂谈。特别是笔墨和色彩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中国画最早采用的表现形式是色彩和线条。可见,此时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以浓艳富丽的色彩为主。

浅谈花鸟画的起源及其审美特征

浅谈花鸟画的起源及其审美特征花鸟画的萌芽始自于原始社会。且此时花鸟画的重要形式就是屏风。黄筌父子绘的奇花怪石、珍禽异鸟,迎合了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左右了北宋宫廷花鸟画风达百年之久。宋人对花鸟画创作表现了巨大的热情,对于花鸟画给予高度重视。此时的花鸟画在表现对象的生理结构、色泽变化的同时,更加重视传达对象的生命本质。中国花鸟画家通过对物象的审美再造,再现了艺术家本身内心世界的“宇宙”。

论陶瓷上的中国画

论陶瓷上的中国画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发明,在古代各种手工艺品占有独特的地位。而“陶瓷装饰”却更象姑娘穿上漂亮的外衣一样,在资深的高度造诣的基础上使瓷器锦上添花、更为精致。

任伯年简介

任伯年简介  任颐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他的杰出艺术成就受到世人瞩目。  任颐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鸦片战争的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任声鹤是民间画像师...

略论写意花鸟画

略论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是相对工笔花鸟画而言的一种画派。写意花鸟画能成其为大画派,自有它生发演变的历史。写意花鸟画的产生是花鸟画发展的必然结果。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总体说来,它包括造型及构图的艺术营造。由此可见,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画面的构成是作品能否吸引人的首要问题,是画家心血的倾注。这种由于笔墨运动所形成的写意花鸟画,正是极具民族性及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花鸟画流变略论

中国花鸟画流变略论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花鸟画在其演变过程中,托物言志,讽喻寄旨,表现的领域越来越宽。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清代花鸟画因循着明代以后的写意与工笔两大流派发展,写意画逐渐强盛,逐步取代了从宋以后便统治中国花鸟画坛的工笔流派。

油画傲视国画之我见

油画傲视国画之我见2007年12月12日《市场报》刊有署名好运的一篇文章《国画为何卖不过油画》,读来颇多感触。从该文列举的自2005年到现在我国已故和健在的油画家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的成交数据来看,中国油画一路走高的强劲态势使得传统中国画的市场远景显得非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