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收藏古瓷时应注意的几点

收藏古瓷时应注意的几点古瓷鉴定的传统...包括看、掂、听、闻数种,鉴定内容上包括胎、釉、纹饰、造型、款识、烧造工艺、成型工艺等多方面。收藏古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提高鉴定知识,从书籍中汲取经验。

略谈文房瓷印盒的收藏与鉴赏

略谈文房瓷印盒的收藏与鉴赏印盒,亦称印奁,是存放印泥的文房用具,形状多样,大小不一,以扁圆形多见。现在藏市中的唐宋印盒已非常稀少,以清代传世品多见。在2009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来自日本私人收藏的“元代黑漆嵌螺钿文会图印盒”的成交价达到了962万港元的惊人天价,这使得投资者对于这种文房小器的投资前景更加看好。这其中,尤以康熙豇豆红、洒蓝釉及乾隆仿雕漆印盒最为著名。清中晚期雕瓷兴起,雕瓷印盒曾一度盛行。

藏友谈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

藏友谈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作为藏家,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能依靠鉴定家。藏家的鉴定水平应该从实践中来,简单地说,我的强项就是两个:一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品元青花碎片标本,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步从中学到了识别、辨认真假元青花的要领;二是把民间发现的元青花藏品和重要标本,在价格合适的时刻及时征集到了手里。这种超级水平的发挥,带动了整个元青花的水平提升。

赏雍正斗彩福寿纹盘

赏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斗彩瓷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藏于苏州古玩城三楼的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正属于后者。苏州古玩城的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既不似传统斗彩那样鲜丽单纯,也不像单一粉彩那样柔和温润,而是自成一格,于淡雅粉润中略显亮丽,于纤细娇巧中更见挺隽,既柔润蕴蓄又光彩照人,完美再现了雍正斗彩瓷器的精髓,韵味悠长。

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唐代绞胎瓷器

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中国唐代绞胎瓷器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明斯顿博物馆绞胎杯明斯顿博物馆绞胎三足炉佛利尔博物馆瑞士博物馆绞胎釉填彩“杜家花”枕,晚唐。波士顿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唐代公元714年前后,巩县窑除烧造白瓷外,还烧三彩和绞胎。剑桥大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这类器物,有杯、盌、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这种绞胎似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

陶器的收藏价值与保值增值功能

陶器的收藏价值与保值增值功能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在字画、瓷器、玉器被资金不断炒作的时候,陶器夹缝求生存,其价值一直未被市场认可。对于目前国内陶器的艺术内涵低,低端陶器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王燕认为是由于人们对陶器的艺术价值认知程度不够。

清同治青花瓷的鉴定要点

清同治青花瓷的鉴定要点清同治朝共13年,其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制瓷业更趋衰落,工艺低下,...粗糙。署“体和殿”款的慈禧太后专用瓷做工较精致,清同治青花云龙纹赏瓶胎子坚密,釉面均匀,代表了同治时的最高...水平。同治青花的篆书款极少。青花食盒总之,通过牢记以上特点以及结合多看实物,就能很好的来鉴定清同治时期的青花瓷。

瑞士Rietberg博物馆藏玫茵堂高古瓷

瑞士Rietberg博物馆藏玫茵堂高古瓷一一瑞士重要私人收藏“玫茵堂”,拥有西方最全的中国陶瓷收藏,珍稀上品可与北京及台北两故宫之珍藏相媲美。玫茵堂兄弟中的弟弟GilbertZuelig专注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之间的早期陶瓷收藏,超过1600件陶瓷藏品于2013年开始在苏黎世Rietberg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展厅长期展出。请欣赏部分藏品。

“曜变天目”的建盏古今

“曜变天目”的建盏古今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其中以“银兔毫”最为名贵。“昨天就烧废了一窑”吴师傅指着旁边的建盏说道。

帝国辉煌—望野先生藏唐代陶瓷特展

帝国辉煌—望野先生藏唐代陶瓷特展25#唐绿彩白斑三足炉11#唐三彩盘10#唐三彩辟雍砚9#唐三彩盘(“宝”字铭)8#唐三彩兽首环足炉7#唐三彩罐6#唐黑釉龙柄胡瓶5#唐白地绿彩茶碾4#唐白地绿彩盖罐3#唐白地点绿彩盖罐2#唐黑釉白心瓯12#唐黄釉净瓶24#唐绿釉三足盖盂23#唐鲁山窑黑釉蓝斑执壶22#唐鲁山窑黑釉蓝斑卷唇瓶21#唐三彩印花盘20#唐蓝绿彩注流罐19#唐绞胎碗18#唐绞胎盘17#唐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