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文 次年升任吏部尚书。陈文因《英宗实录》被赏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位极人臣之时,却随即于成化四年四月病故,追封少傅,谥庄靖。死后数名官员皆上书称陈文当不此庄靖这个谥号,要求撤销,被宪宗驳回,然而陈文终究还是带着一身骂名结束了其毁誉参半的一生。
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杨荣 杨荣最为年轻且聪明伶俐,朱棣自然对其格外宠爱,亲自将其名由杨子荣改为杨荣。杨荣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在于谋划边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杨荣先后被派往甘肃和宁夏。杨荣指挥若定,与金幼孜商议,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杨荣因贡献突出,被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杨荣请求辞去尚书俸禄,未得批准。由于王振的崛起,杨荣受到攻击。
明宪宗:历史上唯一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小皇子十分乖觉,见到宪宗即叩首称父亲。宪宗随即传喻内阁,告知皇子出生之事并大赦天下。明宪宗贞纯皇后一次万妃请太子去其宫内玩,进上点心若干,樘不食,曰恐有毒。万妃大恐,思忖宪宗百年后自己定然难逃一死,便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樘。这时宪宗已有好几个皇子了,在废立太子上还是游刃有余的。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一个嫔妃。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
朱元璋家族列表 父亲仁祖淳皇帝朱世珍>母亲淳皇后陈氏>兄弟姊妹朱兴隆(南昌王)、太原长公主、曹国长公主。>皇后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马氏,宿州人,卒於1382年,寿51岁。>妃:>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卒於1374年,寿32岁。兄孙藩,元帅马世熊义女。>安庆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欧阳伦。>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兴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参政,後改福州卫指挥使。>庆阳公主,蒙城王女,嫁黄琛。
明朝版图 明朝时期全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在明朝中期以后,随着蒙古的再次强大,明边再次南迁。并多次进军黑龙江流域,招抚女真部落,明朝势力一度达到黑龙江口与库页岛。洪武时期,明朝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退守嘉峪关。1381年明朝才将西南地区完全划入疆域。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
明代巡抚制度初探 本文拟就明代巡抚的设置及其地方化、制度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王鏊、徐学聚等认为,明代巡抚始置于永乐十九年王彰巡抚河南。景泰至正德,是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时期。镇、巡自此合一,并保留了镇守久驻一地及更代原则,使巡抚的地方化和制度化前进了一大步。巡抚编制的归属从景泰开始趋于划一。这一说法虽然过于绝对,却无意中揭示了明代巡抚内外官并用的原则。
出身低微的状元宰相-顾鼎臣 出身低微的状元宰相顾鼎臣是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乙丑科状元。婢女私生子少似流浪儿顾鼎臣与大多数出身书香门第、名门望族的苏州状元、宰相相比,算得上是个“另类”。这个男孩,就是后来中状元做宰相的顾鼎臣。担任宰相后,顾鼎臣最值得荣耀的一件事是皇帝南巡时代朝临政三个月。据此,顾鼎臣提议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清查庄田,还田于民,改革赋役制度。江南自古以来赋税严重,出身江南的顾鼎臣十分关心日益严重的江南赋税问题。
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 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十八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不辨是非曲直的嘉靖帝随后降旨夺去夏言官衔,只保留尚书身份。可一帮官差赶到丹阳,把夏言打入囚车。嘉靖帝无法裁定,宣布退朝。
少保、太子太傅、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高 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正统初由杨士奇荐侍经筵,赐三品服。正统三年参与修《宣宗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十年进工部右侍郎,并兼前职,入阁参与机务。景泰初进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阁务。景泰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称病辞职,杜门谢绝与宾客交,人问景泰、天顺间事,均闭口不作答。有{高文义公集》十卷、《拾遗集》一卷、《归田集》三卷、《育斋先生诗集》十七卷留世。
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陈循 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尔进少保兼文渊阁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后来英宗皇帝回来复位,由于石亨等诬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其时陈循已经70多岁。陈循初为进士第一名,可知其才气。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