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尚鹏

庞尚鹏,中国明代大臣。后升监察御史,奉命到南京、浙江稽核军饷,赢得正直声誉。四十年调任浙江巡按,在任7年中,继续打击地方上压迫平民的缙绅豪强。隆庆时,庞尚鹏调回北京,高拱任右佥都御史,主持办理九边屯盐事务。但其他督理盐政的御史却不满于事权被剥夺,向穆宗弹劾庞尚鹏,他因此被免职。后因得罪张居正而被免职。在广东家乡闲住4年之后去世。

李成梁

李成梁,,中国明代后期将领。隆庆四年,擢为辽东都督佥事。他募四方健儿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所未有。万历十九年罢官。其后10年,辽东边备益弛。二十九年李成梁复职,之后复开马市、木市,缓和了东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三十四年,弃宽佃六堡之地,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为时论所谴责。

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明代爱国将领,...家,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时年17岁,袭人父职为登州卫佥事。隆庆元年十二月,李成梁戚继光奉调北上为集镇总兵,...练兵及海防。石河西岸的将军台和操练营旧址就是当年戚继光训练士兵的地方,他对边军进行整顿,创立了军营、马营等,编制、整修和配备了新的精锐器械,并淘汰了一批不中用的将官,采用了各种兵种相配合的战术,大大振奋了士气。明万历十五年十二月,戚继光病逝。

顾宪成

顾宪成顾宪成,明末东林党领袖。南直隶无锡县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历官户部、吏部主事等职。二十一年上疏反对三王并封,次年会推阁臣,举前大学士王家屏,忤神宗意,被革职为民。各地不满朝政的士大夫闻风相附,又与淮抚李三才相联络,东林声势大振。四十年卒于无锡。天启初,赠太常卿,后被阉党追论削去赠官。遗著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16种。

李三才

三才制裁矿监税使爪牙,屡次疏陈矿税之害,指责明神宗“溺志货财”,不顾人民死活,并要求“罢除天下矿税”。李三才善笼络朝士,结交者遍天下。万历年间,内阁缺人,建议者准备推荐三才入阁。顾宪成致书大学士叶向高,力称三才廉直,支持其入阁,引起东林党与齐楚浙党官僚之争。三十九年,三才愤而辞职。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御史房可壮请起用三才为辽东经略,遭反对作罢。

高攀龙

高攀龙,中国明代大臣,东林党领袖之一。三十二年,与顾宪成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与顾宪成并称高顾。顾宪成去世后,由其主持东林大会。他支持王之寀、孙慎行、杨涟等人追论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借以消除外戚、勋贵及浙党方从哲的势力。又力主澄清吏治,反对恢复征商,并讲学于京师首善书院。其品行笃实,因号一时儒者之宗。六年魏忠贤遣缇骑拘捕时,以旧为大臣不可辱而自沉死。遗著辑成《高子遗书》。

孙承宗

孙承宗,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孙承宗到职后,整顿营伍,严明将吏职守,禁馈遗,绝宴会,罢供帐,省参谒。天启五年,因总兵官马世龙进攻柳河失败,孙承宗被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十一年,清军深入内地,进攻高阳,孙承宗率家人守城御敌,城破被俘,不屈而死。高攀龙孙承宗不但是一位抗清名将,也是一位文学家。此外老龙头澄海楼还留有一幅孙承宗所提巨匾“雄襟万里”,更表现了他胸襟海岳,保卫祖国疆土的豪情壮志。

熊廷弼

熊廷弼,中国明末...统帅。战后,经廷议,以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到任后,立斩逃将,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熊廷弼被召入朝,首建三方布置策,遂进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复经略辽东军务。朝廷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拥重兵守广宁,而熊廷弼则徒拥经略虚名,仅有数千军士。王化贞握重兵,不听节制,兵败后弃广宁退走,熊廷弼见大势已去,随之撤至关内,被下狱论死。

杨涟

杨涟在光宗、熹宗时的内廷红丸、移宫事件中,劾崔文踦用药无状;首促诸大臣拥太子入慈庆宫即位,又力促李选侍移居仁寿宫。魏忠贤及其党对杨涟等恨之入骨,遂兴汪文言狱,熊廷弼诬魏大中、左光斗等交通汪文言,肆为奸利,事虽获解,但东林党人处境日危。杨涟上疏劾魏忠贤24大罪,致魏忠贤恨甚,遂矫旨责其无人臣礼,与左光斗等并罢官,次年再兴汪文言狱,捕杨涟等入狱。杨涟与左光斗遭酷法拷讯,惨死狱中。

袁崇焕

袁崇焕,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字元素,一说字自如,汉族。生于万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入兵部,杨涟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不救...,擅...大将仍触兵家大忌。后被崇祯帝以诛...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