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理寺 唐朝和宋朝三大法司的区别和联系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7/30/1514626644508_0.jpg alt=
忠惠王生平简介 高丽忠惠王是怎么死的? 1340年,忠肃王去世,虽然忠肃王讨厌忠惠王,但在临终前仍然以其为继承人,并派李揆前往元朝,请求让忠惠王袭位。忠惠王的行为让高丽文臣武将都十分不满,将军曹頔发动叛乱,但兵败被杀,虽然失败,但曹頔一党将忠惠王的暴行告诉元廷,元廷遂派中书省断事官头麟等人前来调查,又遭到庆华公主的哭诉。忠惠王的死讯传到高丽后,国人争相庆祝,以为重见天日。
宋朝官制简介 北宋的官制是相当复杂的 北宋官制。北宋的官制是相当复杂的。北宋政权虽然建立。但当时在南方和北方。还存在着南唐。吴越。漳泉。南汉。湖南。荆南。后蜀。北汉等八。九个割据政权。就是在北宋统治区域内。也还有不少节度使。他们既有土地。又有人民。甲兵和财富。在北宋中央政权中。还有一批在后周时同赵匡胤地位相...
唐朝和宋朝的的都城到底是哪里?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7/30/1514626305456_0.jpg alt=
锦衣卫内幕:谁在逼朱元璋残酷斩杀功臣 锦衣卫内幕:谁在逼朱元璋残酷斩杀功臣 胡惟庸,在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个不能回避的名字。在论述中国官制的汗牛充栋的论文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朱元璋一手炮制的“胡党”谋逆大案,使得丞相这个古老的官名在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也使皇权统治在明朝达到了...
锦衣卫的设立:朱元璋为什么要专设这个特务机构? 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汉唐尊儒而教,...
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随着太监首领俱文珍拥立太子李纯为皇帝(宪宗),顺宗被迫退位,唐朝历史上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也宣告失败。作为革新的领导人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被赐死,同党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另有同党八人遭贬边远地区的州做司马。作为同...
这位皇帝完全掌握军政大权,但是最累的人也是他 朱元璋紧紧围绕着这些问题,颁布新法,在封建的政权机构、官吏制度、治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是当时稳定社会的权宜之计。朱元璋经过认真的谋划后,决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策略,对政权机构进行改革。这样,朱元璋既是皇帝,又兼行丞相职权,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集权的皇帝。首先朱元璋新政避免了权利的分散,一句话,老子打下的天下谁都不准染指,我就是累死也不准你们碰。
为什么明朝没有丞相?这对明朝中央机构的运作有何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谈谈没有丞相对明朝中央机构运作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设立了左右相国协助自己处理各类朝政大小事。以左为尊,改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有丞相。胡惟庸任左丞相没有几年,就爆发了对明王朝有着重要影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认为权力集于中书省,进而基于中书省丞相简直是存在着架空自己的重大隐患。三人皆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司礼监干预明王朝中央决策的制定,实际上是另一个中书省。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太监能否对皇权产生威胁? 基于上述考虑,明太祖朱元璋决定永久性地撤销中书省,也不再设立丞相一职。对于像朱元璋这种对权力极度敏感的君王来说,集权于一身是第一要义;既然中书省、丞相不利于统治,那么便情愿没有中书省、没有丞相。而且,朱元璋还规定太监不得干涉朝政,也不能读书识字。因此,寻找替代中书省的办事机构可谓迫在眉睫,而且替代中书省的这一办事机构必须不能真正地危险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