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

论任鸿隽的教育思想

论任鸿隽的教育思想  任鸿隽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他关于教育的一般理念、科学教育、大学教育和专门教育以及对与教育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看法都颇有见地。这些思想至今还有现实意义和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任鸿隽 教育思想 科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专门教育  Abstract...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传统的说法是上下五千年。但从70年代起,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发现,说明南北各地一些文明源头都在五千年以上。1997年8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曾经提出「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究  “李约瑟问题”的正反两面  说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英国学者李约瑟。李约瑟以其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奠定学者风骨的伟大教育家──傅斯年简介

傅斯年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当时北大预科学制三年,分一、二两类,一类侧重文史,二类偏重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傅斯年自幼在家乡接受了八年的传统教育,继承了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喜好国学,故他选择了一类。傅斯年入北大之初,长得人...

试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儒学背景

试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儒学背景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历代都有不少儒家学者研究天文历法,而且,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由于生活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大都有着儒学的背景。他们或者在科学研究中阐发和运用儒家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中的有关知识,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  [关键词]美国史研究;去意识形态化;学术积累;现实关怀;本土化  [摘要]1978年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得益于多种有利的条件,学术水平逐渐提高,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在此期间,研究者问题意识的来源有所调整,在思想理论取向上经历...

外国学者质疑中国历史:中国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夏朝

外国学者质疑中国历史:中国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夏朝要说中国史书上最神奇的期间,首推夏朝,由于今日我们所知的关于夏朝的工作,基本都靠故事传说。固然我们从小的教科书中,将夏朝作为中国史书上第一个王朝,但一些本国学者却不供认这一点,他们质疑夏朝的存在。  我们学到的史书...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宋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学术史,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宋学兴起并最终取代汉学,古文运动兴起并最终取代骈体文,义理性史学出现并最终取代注疏性史学,禅宗独领天下并最终取代其它宗派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丝绸之路研究:汉朝时期丝路初通

乌孙使者亲见汉之富饶人众,归报其国,乌孙于是愈发重视汉朝。诸国揣度汉兵不能远行至此,禁止饮水食物供应以苦汉使,汉使者或因此而相互攻击。此次西征所经小国,均出迎汉军,供应粮草;行军至轮台,遭遇抵抗,汉军攻下并屠城西进。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端的莎车,在匈奴入侵时,保护受匈奴攻击的原西域都护吏士及其眷属千余人,率近傍诸国军队抵抗匈奴侵犯。

欧洲历史的真实性

 欧洲历史的真实性  中国有专门的史官,而欧洲没有,大部分历史记载都是诗人、宗教人士书写的。  有人觉得西方的历史在严谨的考古学研究之前,都是YY出来的,那西方历史可信吗?  中国的史官记载可信度又有多高?  我在阅读欧洲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