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

清末民初的革命人格与国民人格

清末民初的革命人格与国民人格  清末民初,革命派中的刘师培与陈独秀围绕革命与建设,鞭挞清而不和、和而不清、人格堕落等畸形人格,痛斥民国廉耻道丧,正义消亡。欲塑造革命理想人格,刘主张以中矫偏,使人人具个人之资格,积极人世但不媚世、崇尚自强不息和尚武精神并献身国家。而在新型...

历史书籍 推荐(二)

 历史书籍 推荐(二)  1、《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简介: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柏杨的史观以“人&rdqu...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二重性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发展,到完全形成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具有二重性特征的现象总领中国近代史全局,如何认识、理解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时期中...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参考读后感一:《全球通史》读后感在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绩要优于文史方面。总之,更多更详细更精彩的资料,请大家自我到《全球通史》中去发掘。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方的几点读后感。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文/李帆  在中国,关于命运的思考自古有之,与此相关的学问也一直存在,所谓“命学”(命理、命相之学)不绝如缕。广义上讲,这一学问是有“学”有&ldqu...

洋务运动简介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Westernization Movement)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清 *** 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自强”、“求富”的目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理论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变革运动。该运动自1861年底(清咸丰十...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史的正面问题研究  “李约瑟问题”的正反两面  说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英国学者李约瑟。李约瑟以其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西学东渐是什么意思?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注 1,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清末)民国两个时期之中,欧洲跟北美洲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学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斥和抗拒,到逐渐接受,甚至有人要求“全盘...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论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

 论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  晚清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国政党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思想基础。但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却是中国民主 *** 运动的发展,它的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 *** 运动。  【关键词】近代中国 政党 ***   一、中国政党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