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创立心学的唯心思想家

由于王守仁的这种历史作用,故后人把他和陆九渊的学说并称为“陆王心学”。“心即理”是王守仁的“立言宗旨”,这一命题是针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提出来的。王守仁认为,程朱“析心与理而为二”,正是造成这种流弊的根源。王守仁把这种“致良知”的功夫称为“格物致知”,并做了与传统儒学迥然不同的解释。王守仁如此重视“致良知”,乃是想借助道德教化的力量,加强对人心的控制,以挽救明王朝的社会危机。

乔治·贝克莱是谁_乔治·贝克莱的生平简介_乔治·贝克莱的哲学理论_乔治·贝克莱的成就

并对后世的经验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贝克莱的代表作有三部:分别是在他24岁时刊行的《视觉新论》,25岁发表的《人类知识原理》,28岁时出版的《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贝克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生前担任教会主教十八年,一直致力于经验主义哲学的详细分化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创建。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商学院,次年1月14日逝世,死时未满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