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品] 潘天寿先生简介 潘天寿先生常向他们请益,在艺术诸方面也受益匪浅,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孜孜以求,青年时期的潘天寿就显示出了极大的艺术创造性与悟性。1923年,二十七岁的潘天寿经师友的介绍,来到上海任教于民国女子工校。1928年,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创办,潘天寿先生即转杭州,任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并定居杭州直至去世。七十年代前后,由于政治运动,潘天寿先生在遭受非人折磨后,于1971年9月5日去世。
[名家名品] 潘天寿的书法艺术 [名家名品]潘天寿的书法艺术近现代潘天寿行草自制〈题荷〉诗近现代潘天寿行书七言诗句近现代潘天寿行书自制《登龙山》诗近现代潘天寿行书自制《西湖杂咏诗》近现代潘天寿篆书集汉祀三公碑纵136厘米、横33.5厘米。令人欣慰的是现在随着对潘天寿先生研究的深入,他的书法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确实,骨力是潘天寿先生艺术中最典型的本质与灵魂。潘天寿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对书法作品的视觉及形式的重视自是顺理成章的事。
[名家名品] 刚健婀娜古浣子--邓石如的书法艺术 [名家名品]刚健婀娜古浣子--邓石如的书法艺术清邓石如楷书联清邓石如隶书联清邓石如隶书轴清邓石如行草轴清邓石如篆书联邓石如是清代一位杰出的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祖父邓士沅、父邓一枝皆工书法,终身无功名。在祖父、父亲的影响下,邓石如对诗文、书法、篆刻产生了兴趣。邓石如六十三岁时,结束了辛勤的一生,驾鹤西去。邓石如很早就以书刻自给。下面试分析邓的书艺。能与邓石如篆、隶书相提并论的是他的篆刻艺术。
[名家名品] 足以乱真的吴琚书法 [名家名品]足以乱真的吴琚书法南宋吴琚伏自帖南宋吴琚伏自帖南宋吴琚急足帖南宋吴琚七言绝句南宋吴琚焦山题名南宋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纵30.7cm横53.6cm初学书法不外临摹名家名帖,并以形似逼真为准绳。吴琚的书法如果不看署名或印章,是很难与米芾书法分辨的。另如清代鉴赏家曹溶误定吴琚的《杂书十帖》为米书。贵戚悠哉优哉的生活使吴琚下意识地侧重于米芾书法中温润雅致的书风追求,这是非常自然的结果。
[名家名品] “四堂”之一——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 [名家名品]“四堂”之一——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近现代罗振玉甲骨文联近现代罗振玉甲骨文轴近现代罗振玉隶书联纵199厘米、横40厘米近现代罗振玉行草轴末代皇帝溥仪的伪满洲国有两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一是任伪满洲国务...兼文教...等职的郑孝胥,一为伪满洲国监察院院长罗振玉。近现代研究甲骨文者有著名的“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和彦堂董作宾,四人研究甲骨文侧重点不一样,成就也各不相同。
[名家名品] 蒲华的书法 [名家名品]蒲华的书法清蒲华赠镜泉草书四条屏清蒲华草书四条屏每屏149×40厘米。蒲华的书法总体来说应属帖学一路,但清代兴碑以后,时代的审美观念不能不对个体产生影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蒲华自谓书法效法吕洞宾、白玉蟾,这是蒲华狡黠的一面。蒲华作为一个碑学兴盛时期的书家,能摆脱一般书家受碑学之风笼罩的束缚,从已趋烂熟了的帖学中,寻找到了书法风格突破的契机,这是他在近代书法史上的成功!
[名家名品] “河东三凤后人” 薛绍彭 [名家名品]“河东三凤后人”薛绍彭宋薛绍彭草书晴和帖页宋薛绍彭行书杂书卷宋薛绍彭草书手札宋薛绍彭云顶山诗卷宋薛绍彭摹兰亭序一般来讲,宋代书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行书盛行;二:尚意轻法,书贵自运;三:书风纵肆欹侧,意气外露;四:多学刻帖。因二人同为当时著名的收藏家和书法家,有人将他们以“米薛”相称,对此薛绍彭有些不满,以为失当,故投书米芾道“书画间,久不见薛米?”
[名家名品] 渐江 [名家名品]渐江清弘仁梅竹双清图轴纵89.3厘米、横44.7厘米。渐江,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歙县人,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则是其画学。渐江法师而不泥师,学倪瓒(云林)的精神,直师造化,别开生面。
[名家名品] 查士标的绘画 查士标的山水画,初师倪瓒,后学吴镇、董其昌,参以变化,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意境荒寂,功力雄厚。查士标和弘仁、孙逸、汪之瑞四家,都是明末遗民,清王朝的建立,给他们精神上带来很大...,对清朝统治深为不满。以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和当时的金陵八家、浙江画派、江西画派诸流派齐名。查士标的绘画作品,润笔纵横排奡,狭笔生涩多致,生动富润,有超过渐江处,然伟峻沉厚不及。
[名家名品] 何震的篆刻 [名家名品]何震的篆刻明何震“笔谭间气吐霓虹”印明何震“程德新印”印明何震“登之小雅”印明何震“兰雪堂”印明何震“青松白云处”印明何震“素赏斋”印明何震“听鹂深处”印明何震“汪东阳”印明何震“无功氏”印明何震“延赏楼印”印何震(公元?此行是何震艺术生涯中的壮举,不但得到优惠的酬金,而且艺术上也有长足的进步,由此盛名远播,誉满海内。由于何震这支异军的突起,为我国印坛带来了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