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雍正为金山寺撰联的传说

雍正为金山寺撰联的传说□张守群雍正撰联“慈布身云荫大千世界,言流性海开不二法门”,收录在清《金山志》里。据说雍正在京城还为金山寺作诗一首,御书作品一幅,御赐涂金佛像一尊。雍正没有来过金山寺,竟然为金山寺撰联、写诗、赠涂金佛,这是何因?还有说雍正知陈阁老在金山寺出家,他为金山寺撰联、作诗,是希望金山寺更加有名,香火更旺,僧人能有好的食宿,是对陈阁老的补偿。

和尚戏乾隆(一)

在民间故事中,乾隆皇帝游江南,其实并不是真心游山玩水。那时,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个和尚,叫诋毁。诋毁和尚从寺里出来,乾隆皇帝见了他,便问道:“老师父就是诋毁和尚吗?”乾隆皇帝当头挨了一闷棍,又发作不出来,心里恨恨地想:这诋毁和尚,果然名不虚传!

和尚戏乾隆(二)

乾隆皇帝皱起眉头苦笑道:“好个新鲜的名称哪!”乾隆皇帝吃瘪了,只好闷声不响。如果诋毁和尚照着老称呼,把毛竹片青的一面叫篾青,把白的一面叫篾黄,就会被乾隆皇帝抓住小辫子,诬他要“灭清”、“灭皇”,...他的头。乾隆皇帝拿毛竹片问诋毁和尚,就是想找他一个岔子的。乾隆皇帝东张西望,见灶下歇着一担豆芽菜。乾隆皇帝听了这话语,气得火冒三丈,但怕泄露身份,不好发作。

偷橘罚戏

航埠是着名的产橘区。放牛小鬼冲到乾隆面前,两手叉腰,昂着头,板着面孔对他两人说:“你两人好大胆!竟敢偷橘吃,去,跟我去受罚!”乾隆把摘来的橘子数了数,一共三十六个,便对老汉说:“那我该罚三十六本戏,戏名由你点。”后来,有人看到戏文告示上盖有乾隆的御印,才晓得受罚的是当今皇帝,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从此以后,这一带的人不敢再随便造次了,偷橘罚戏的乡规也罢了。

乾隆初临海宁会亲娘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除第一次、第二次仅到杭州、嘉兴外,其余四次都到海宁并驻跸陈园。乾隆四临海宁驻跸陈园,都是有史为证的,然而他在海宁留下的许多美妙传说,无不牵连着他与海宁的故乡之情。乾隆触景生情,西湖风光无心赏阅,他祭父意诚,见娘心切,当即便带随驾太监杨士杰一行急匆匆来到海宁,直奔阁老府第。礼毕,乾隆即命厚赐金银财物与老夫人,随即乾隆赐祭陈阁老,十分隆重。

乾隆夜游湖心亭

杭州西湖湖心亭有块石碑,上面写着“虫二”两字,笔法秀媚飘逸。原来那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有一天傍晚,一时兴起要到湖心亭去宴请大臣。上了湖心亭,只见夜幕低垂,华灯齐放,煞是好看。乾隆皇帝随口说出“风月无边”四个字,这可难坏了众大臣。乾隆闻言大喜,称赞纪晓岚是个才子,并随即挥毫,写下“虫二”二字,留与后人。

天宁寺的故事之二:康乾南巡忆盛世

天宁寺不但是佛教胜地,还凝聚着历史文化的许多精彩之笔。康熙与乾隆两代皇帝在南巡之际,曾多次驻跸于扬州天宁寺。这在天宁寺的建筑史上,应该是最炫目的一笔。在乾隆首次南巡时,扬州盐商就为此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因为行宫的营建,天宁寺雄居扬州八大刹之首。由此可见天宁寺在乾隆膳食中的重要性。从这些珍贵的膳单,可以看出当年天宁寺御膳的丰富。

六世班禅和乾隆御制七政宝的故事

六世班禅和乾隆御制七政宝的故事1860年10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外国兵涌入圆明园,他们疯狂地烧...抢掠,将奇珍异宝装包带走,带不走的就砸烂,焚毁,一时间皇家园林火光满天。客随主便,六世班禅按照乾隆皇帝的安排,搬到了北京,住进了西黄寺。原来乾隆皇帝正命人加紧...一套“七政宝”,作为给六世班禅的回礼。这组七政宝,在至今所发现的同类法器当中,它是最为完整,规格和档次最高的一组。

天宁寺的故事之二:康乾南巡忆盛世

天宁寺不但是佛教胜地,还凝聚着历史文化的许多精彩之笔。康熙与乾隆两代皇帝在南巡之际,曾多次驻跸于扬州天宁寺。这在天宁寺的建筑史上,应该是最炫目的一笔。在乾隆首次南巡时,扬州盐商就为此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因为行宫的营建,天宁寺雄居扬州八大刹之首。由此可见天宁寺在乾隆膳食中的重要性。从这些珍贵的膳单,可以看出当年天宁寺御膳的丰富。

宝珠洞与桂芳和尚

一次桂芳和尚与乾隆闲谈,发现乾隆身体欠佳,原来乾隆最宠爱的香妃因病猝死,乾隆也思念成疾。现在还留有《御制圣感寺碑文》和康熙御制诗记载桂芳和尚的生平事迹。宝珠洞的前后,是“欢喜地”和“坚固林”,桂芳和尚的业绩,今天看来,确实对北京西山的绿化环境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一生在西山种植了4000多棵树木。宝珠洞所在的平顶山的绝顶岭被称为“小泰山”,与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