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犀角雕饕餮龙纹双耳三足小鼎

[专家点评]清乾隆犀角雕饕餮龙纹双耳三足小鼎清乾隆犀角雕饕餮龙纹双耳三足小鼎清乾隆犀角雕饕餮龙纹双耳三足小鼎这件三足鼎高8.7厘米。冲耳上缘钩刻方雷纹,腹外壁浅浮雕饕餮纹,三足作龙纹造型。犀角小鼎并附有一紫檀木盖,盖顶嵌有一白玉圆雕鸟禽作钮。犀角杯颜色略呈金黄,色泽温润美丽,一足的内侧署有“星岳”款识,鼎的底部则有“天子乃口,用之勿相”铭文。品相完好,殊为难得。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巧雕鹿鹤庆寿山子

[专家点评]清乾隆巧雕鹿鹤庆寿山子这件山子白玉带皮,呈圆锥形,圆顶平底。琢刻生动细致,栩栩如生,让人深感喜庆祥瑞的气氛。松树与鹤,俱为常见之物,俗信以鹤为仙禽,鹿为瑞兽。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鹤则称“百羽之宗”,据说乃凡人登仙后所化。《瑞应图》上称,如果帝王为政,适合先圣的法度,没有缺失,便会有白鹿出现,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以祝寿而言,除用为祝颂长寿外,也泛指飞升登仙的象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犀角雕螭龙纹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另面)此犀角杯口径13.6厘米,仿青铜器造型,大口沿,一侧翻卷成流,口沿内外及圆足饰回纹边饰一周,杯身满雕仿青铜器纹,耳部雕一条大螭龙携一条小螭龙爬于杯口之上,线条流畅,刻工精细,秀丽雅致。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这件乾隆御制碧玉樊桐仙侣图笔筒,碧玉,粗高圆筒形,壁厚,圆口,口沿刻乾隆御题樊桐仙侣诗:“樊桐昆峤原一脉,流入和田产玉精。试问相咨定谁氏?西梁北容述仙情。乾隆乙卯夏御题。”器外壁以深雕、透琢和阴刻等技法琢饰樊桐仙境。

[专家点评] 清乾隆 青玉英雄合卺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青玉英雄合卺杯这件清乾隆青玉英雄合卺杯,青玉质地,体呈圆形,双筒相连式。立体圆雕,双蟠龙顶盖,双蟠龙肢体相缠,两筒中间镂雕鹰踏熊首,两翅展开各黏杯壁,鹰、熊尾与如意纹杯柄相连。器体浮雕纹饰,杯口外沿阴刻回纹,上部为糓纹,中部为勾云纹,下部为仰雕蝉纹。合卺杯在明代已经流行,到清代承明代样式,工艺更加精细。古人称大婚为合卺,合卺杯可用作婚礼中的酒器,为仿商、战国纹样为标准器。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白玉带皮八仙过海斗式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白玉带皮八仙过海斗式杯玉料白色,局部有浅褐色沁。杯作斗形,中有一提梁,提梁上浮雕一龙,龙回首,紧握手中的珠,面露满意的微笑。四壁各琢两神仙,浮雕八仙渡海的情景。一面琢曹国舅和韩湘子。曹国舅脚踏树叶,玉板飘于云端,他的玉板之声能使万籁俱寂;韩湘子乘于花篮,手执一箫,人们赞他“紫箫吹度千波静”。八仙本为仙人,又定期赴西王母蟠桃会祝寿,所以,八仙图常作为祝寿的吉祥礼物。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此为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甁,高53.3厘米。玉料青白,器口呈椭圆形,有盖。盖面饰绶带云纹,顶镂雕四龙首,各衔一环。口微撇,颈略收,颈顶端及壶体下各琢糓纹和水波纹,两侧各雕一龙首衔活环。壶腹扁圆,体琢一周带,以绳纹为边,其上琢饕餮纹。椭圆形圈足,底心阴刻“乾隆仿古”楷书款。配同料莲瓣纹座。造型古朴典雅,具王者之风。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此为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高53厘米。盖沿饰回纹一周,盖面饰绶带云纹,顶镂雕四龙首,各衔一环。口微撇,边饰回纹,颈略收,两侧各雕一龙首衔活环。壶腹扁圆,体琢一周带,以涡纹为边,其上琢饕餮纹。椭圆形圈足,边饰回纹,底心阴刻“乾隆仿古”楷书款。配同料莲瓣纹座。造型古朴典雅,具王者之风。

[专家点评] 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小有天园插屏

[专家点评]清十八/十九世纪白玉小有天园插屏这件清十八/十九世纪白玉小有天园插屏,直径12.7厘米玉料白色莹润。顶端留白处镌刻描金御题小有天园。小有天园,在南屏山麓山腰之上,登上山巅,可以览尽西湖风光,为当时杭州二十四景之一。北宋时为兴教室所在,元末寺圮,明洪武间重建,后改为壑庵,清初为汪之萼别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赐名“小有天园”,并作诗咏之。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匏制三凤纹圆盒

[专家点评]清乾隆匏制三凤纹圆盒清乾隆匏制三凤纹圆盒,清宫旧藏,通高9.1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0.3厘米。盒鼓形,子母口,矮圈足,系合范而成,范线明显。盖面中心饰凸起的太极图,其外一周为变体莲瓣纹,再外为凤纹围绕其边,盖沿、器壁通饰夔凤纹。圈足内有阳文楷书“乾隆赏玩”四字款。此盒线条疏朗,纹饰清晰,盖与盒形体相当,显得厚实端庄,为宫廷御用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