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硃砂墨

[专家点评]清乾隆硃砂墨清代乾隆朱砂墨品长13、宽9.5、厚2.6厘米,重2200克。墨之正面楷书阴识横题“御墨”,竖题“乾隆丁巳年制”,下钤“世掌丝纶”印,墨背面为“纺织图”。墨用红木匣贮之,匣面有陟甫题志。丁巳为乾隆二年,乾隆帝即位不久。乾隆略有文才、酷爱书画,加之国力强盛,故对文房等用品精益求精,此墨用上等漂净箭簇朱砂,由内务府御书处精制,如此硕大精美之墨,非乾隆时难得一见。

[专家点评] 清 云玉卧牛

[专家点评]清云玉卧牛此翠玉原石白或油青地,口部、身部有绿色斑,头角上部及臀部留有琥珀色沁。卧牛高6.6、长15.1、宽7.7厘米,是一件体量不大、可置于掌上玩弄的肖尘类珍玩玉雕。成型上因材施艺,细琢精光,相得益彰,突出了雕王与玉质之美。王可赏,质可品,两全其美,确是清代乾隆工的真谛。此云玉卧牛就是嘉庆晚年乾隆工的代表作,它的碾琢原则及...与和田玉雕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描金漆管鬃毫抓笔

[专家点评]清乾隆描金漆管鬃毫抓笔抓笔又作“揸笔”,是写榜书时所用最大的笔。其笔管短而肥,便于执拿,适于写特大的字。因为它的规格较大,故一般在选毫上多用猪鬃、马毫等较长的毫料。抓笔的笔管虽短却甚为粗壮,装饰上可有细腻之处。描金是漆器工艺中一项细致的技巧,原器外形可以是简约平凡之作,通过描金,以不同颜色的金来突出主题,做到浓淡相宜、层次分明,使普通的器物焕发出亮丽的色彩,成为艺术佳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象牙雕携琴访友图小插屏

[专家点评]清乾隆象牙雕携琴访友图小插屏此插屏宽10.2厘米,高3l厘米。象牙材质,作剖截竹段式;上窄下宽,周缘起凹线,四角顶端各饰回纹足。凹面深浮雕法作《携琴访友图》,画面中有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又有苍松与奇树交映翠色;屋舍楼阁隐于其间,布置陈没文雅清净;高仕文人聚会于此,有交臂言欢,有昂首作壁上观,有泛舟赴会,又有策驴桥上携琴而来。构图精微紧密,雕工细入毫发,符合清宫造办处牙作的典型特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

[专家点评]清乾隆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这件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长39厘米,布局考究,结构严谨,雕工细致。乾隆时期,大凡这样的古玉装嵌的器物,概属皇家御用的范畴。最特别的便是在古玉器中遴选材质精良或纹饰华美的珍品,装嵌于造办处受命督造的精致竹木器物之上,或制成屏风,或制成各式摆件,完成之后呈奉御览审核,审核后再经修改,直至乾隆皇帝满意为止。

[专家点评] 清 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羊毫笔

[专家点评]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羊毫笔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羊毫笔长21厘米,景德镇窑烧制。同样的纹饰、工艺品种另有云龙纹鬃毫斗笔等,可见当时文房用品中瓷笔的工艺尚不单调。青花红彩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结合起来烧制的彩瓷品种。在明朝宣德年以前,青花、红彩的烧制工艺已成熟,只是属于单独存在的种类。青花红彩的...,一般是在青花文饰中留出兽、龙等图形的白釉色地,再以釉上填矾红显示出来。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红木方桌

[专家点评]清乾隆红木方桌清乾隆红木方桌宽97.9厘米、高83.8厘米,此桌俗称“八仙桌”。方桌造型简便大方,省去花哨的雕刻,具有朴实无华之美。无束腰,四腿方料...,腿足亦无装饰,惟家具转角处做成甜瓜棱。

[专家点评] 清乾隆珐琅彩“古乐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珐琅彩在康熙时首先创烧成功,在雍正、乾隆朝得到大力发展。康熙珐琅彩和铜胎珐琅一样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画珐琅的。雍正珐琅彩在康熙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料彩更为丰富,多绘于素白器上。雍正珐琅彩所绘图案,大多配有相应行书诗句。在珐琅彩中,雍正珐琅彩最为名贵,但传世较少。乾隆早期珐琅彩继承雍正的...精美,而后期则渐趋粗率,乃至停烧。

[专家点评] 清 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奓斗

[专家点评]清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奓斗清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奓斗,高9.8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5.7厘米。器以乳白色玻璃造型,套紫红色玻璃花纹。外底阴刻双方框,内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二十七年,弘历曾谕令以后在奓斗上不要作年款,所以乾隆时各工艺品种的奓斗多不具款识,此件带乾隆年款的玻璃奓斗应为乾隆早期作品。套料玻璃器中奓斗极少见,有明确款识者则更加稀罕。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

[专家点评]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铭文清乾隆和田玉携琴访友图山子高24.3厘米,长20厘米,宽9厘米。山背雕三株松树,平面处刻隶书“御题携琴访友图”,“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相逢底用班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