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庄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秦汉时期的道是在边地少数民族聚居地所置的县级行政单位。至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至此,道采访处置使有固定辖区和治所,遂为常制。节度使或观察使的辖区称为一镇,也称为一道,逐渐演变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三省共八道,隶御史台,称内八道。
... 各国事务衙门 初称...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衙门、总署或译署。咸丰十年清...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次年1月,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奏请在京师设立...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但是,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与...衙门在业务上的关系是平行的,只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与...衙门咨商,由...衙门备顾问和代奏朝廷。
大鸿胪 新莽改为典乐,东汉时复称大鸿胪。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少数族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大鸿胪秩为中二千石,有丞。魏晋至明清,大鸿胪职掌屡有变化。魏晋及北魏,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