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于右任 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专家点评]近现代于右任先妣王太夫人事略此碑文是于右任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藏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此碑写于民国10年,是为蒋介石母亲撰写的。这件作品浑厚朴拙,由作品可看出他的汉魏法度已有了扎实功底。以隶书写楷意,楷法写隶意,形成亦隶亦楷的线质,为其行楷中的精品。
[专家点评] 近现代于右任 五言联 [专家点评]近现代于右任五言联此为于右任的“行书联”。第三字则紧收内敛,第四字左阔右缩,末字之“逸”更超迈高逸,真乃神来之笔。此联意蕴高妙超凡的境界,即:“云游于九天之外白云上,驻脚在三山之内五岳间。”
他是 ... 才子、「 ”近代书圣”却缺了一辈子的钱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书法家,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贫寒,读书不敢不勤!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关
于右任与妻子的凄美爱情传奇!他晚年的这一遗愿为何落了空?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名为《望故乡》的诗歌出自书法家于右任之手,这首诗最初本不是诗,而只是于右任先生的临终遗言。能让耄耋老人如此牵肠挂肚的故乡,定不止是「”落叶归根”这般简单。实际上,于右任极其思念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最爱的妻子高仲琳一直留在大陆。高仲琳是陕西三原人,生于1881年,较于右任小两岁。1898年,戊戌
复旦大学首任校长:我只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马相伯痛惜黎民之苦,筹措了两千银两救人,教会却因此将他囚禁起来。马相伯心系国家和百姓,决心要找出一条救国救民之路。马相伯以为国家即将迎来一番新面貌,内心无比激动,加班加点的工作。马相伯妻子对他此举非常生气,带着大儿子回了老家,结果在途中遇险,两人双双遇难。这对马相伯无疑是天大的打击,但办学不能停,他还是坚持与教会进行了交易。马相伯对学堂寄予厚望,为其取名震旦,寓意日出东方,前途无量。
百岁老人临终前说:我是一条狗,叫了100年,也没能把中国叫醒 同盟会成员、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曾写过一句话: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这句话是写给其恩师的敬挽,并成为一代名联。其恩师生于...战争爆发,死于抗日战争期间,在世时一心挂念前线的战士,集家国情怀于一身,他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马相伯。读者们都知道,近代史就是我国的一部屈辱史,这段时期,我们国家大部分时期都处于战火纷飞中,民不聊生,家不为家,国不像国。
谢稚柳之子谢定伟:我所知道的于右任点滴 于右任(左)与张大千谢稚柳于1942年作《藕塘图》,赠送于右任长子于望德伉俪,古朴中不失清逸之趣。人们都知道于右任是近代一位政治家、教育家,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品德高尚、宽厚仁慈的长者,也是一位大书法家、草书的圣人。1940年秋至1946年夏秋,我的父亲谢稚柳在国民...监察院担任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秘书。1940年,父亲31岁,于右任62岁,按辈分,于右任是我的爷爷辈,而今天仍健在的于右任公子于中令先生是我的叔叔辈。
舌尖上的民国名流们:不仅会吃更会玩 无论是政商大佬,还是文化名流,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印象:文艺。民国的名人自然也是一样,他们好吃、能吃、爱琢磨吃,无论是政坛要人还是文人墨客,都为这舌尖的味道下足了功夫。尝后赞不绝口,掏银元买单,认出于右任的店主自然不肯收。王世襄喜好烹饪,会做菜,更会买菜。
于右任 ...元老于右任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的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大醉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6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不可小处随便。”
于右任伸出三个指头交代后事 于右任被尊为书圣,有着美髯飘飘的仙者形象。他生于1879年4月11日,陕西省三原县人,是辛亥革命的先驱、 *** 元老,曾担任南京国民 *** 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1949年,于右任本想留在大陆,但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职。 弹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