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宁

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最器重的儿子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五年,李世民将妻子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病重,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爱子祈福。三月,唐太宗驾幸九成宫,九月丁丑,李承乾来朝。崇文馆,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专为太子李承乾所设置的学馆。

于志宁后裔 于志宁的故事

于志宁出生雍州高陵,是唐朝名臣,被列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著有《于志宁集》等作品。家族原本出自鲜卑万纽于氏,后改汉姓为于。>于志宁出身于河南于氏。>于志宁的故事>唐高宗曾赏赐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三人田产,于志宁推辞道:“臣家自从北魏以来,世代居于关中,家中颇有产业。张行成、高季辅如今才开始经营田产,希望把赐给我的土地赐给他们。”

于志宁的作品 如何评价燕国公于志宁

于志宁于志宁出身名门世家,担任过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尚书左仆射、宰相等职,封爵燕国公,曾教导太子李承乾,后因得罪武则天被贬谪,于665年逝世,谥号为“定”。于志宁的作品>于志宁著有文集四十卷、《谏苑》二十卷,并参与修撰《隋书》、《律疏》、《大唐仪礼》、《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留本司行格》。>如何评价燕国公于志宁>刘昫:于燕公辅导储皇,高侍中敷陈理行,张北平斥言阴沴,皆人所难言者。

唐朝名臣于志宁的故事 于志宁后裔

于志宁出生雍州高陵,是唐朝名臣,被列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著有《于志宁集》等作品。家族原本出自鲜卑万纽于氏,后改汉姓为于。>于志宁后裔>子:于立政、于慎言。>>于志宁出身于河南于氏。>于志宁的故事>唐高宗曾赏赐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三人田产,于志宁推辞道:“臣家自从北魏以来,世代居于关中,家中颇有产业。张行成、高季辅如今才开始经营田产,希望把赐给我的土地赐给他们。”

唐太宗 ... 的“智囊团”:十八学士有哪些人?

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这样的大手笔并非...的个人智慧所能书写,秦府十八学士为此宵衣旰食、匍匐案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习惯于"夜办公",常常是闻鸡即起、深夜问计,十八学士只好"更日值宿",以应人主的不时之约。自此,十八学士的身价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