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官场不倒翁「 ”失节”几十年,却被十一个皇帝当作宝

中国有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人能混个三朝元老就算不错了。但有一个人,在他四十几年的从政生涯中,前前后后跟了十一个皇帝!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的冯道。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天下不停地在不同的人手里交换。

「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 ”唐书”,不会重复吗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二十四部史书的时间起止为:黄帝至明朝崇祯十七年。二十四史的说法起源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官方的史学资料了。

宋太宗两征辽国均遭惨败,收复燕云十六州尽成泡影

宋太宗赵光义像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原「”匡")义「”烛影斧声”于公元976年取代兄长,登上了北宋权力巅峰。改元次年为太平兴国元年。是为宋太宗。令宋人魂牵梦绕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的神秘上位虽有点见不得光,似有谋...亲兄之嫌。然而在宋朝立国319年的漫长时光里,他尚属一位有能耐、有作为的帝王。史料对他的评价也颇为肯定。其人其事很有些正能量。宋太宗刚一即位,龙椅尚未坐热,就急吼吼的发动了两次针对北方

石敬瑭为何会割让燕云十六州?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文/洞玄子后唐末帝李从珂对契丹的强硬外交可以说是历史上极其愚蠢的外交政策之一,许多人认为儿皇帝石敬瑭是卖国贼,认为割让燕云十六州是个愚蠢的外交政策。"再比如,李从珂对石敬瑭不放心,马上就能让自己的马仔张敬达带兵屯在石敬瑭的辖区代州。无论是李从珂还是石敬瑭,打仗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契丹进行外交。这一仗能不能胜利、燕云十六州能不能顺利到手,一切都是未知数。

趣历史——父亲和儿子都不是皇帝,自己是皇帝(正史)

趣历史——父亲和儿子都不是皇帝,自己是皇帝(正史)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宣布退位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2132年(如果算上袁世凯,应该到1916年,中间1912.2-1915.12无人称帝(正史中))。这83个王朝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从秦始皇算起,共有408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

降王满京城,弱宋也疯狂,宋朝究竟灭了多少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网络上流行这一种说法,叫做「”强汉盛唐,弱宋刚明”,汉、唐、明都得到了比较正面的评价,而宋朝给人的印象则是纳币称臣、重文轻武,所以被赋予「”弱宋”这个负面的评价,那么真正的宋朝真的这么弱吗?也许宋朝在大多数时间,特别是面对来自北方的异族政权压力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岁币”、「”称弟”等妥协的手段,但是其实更多的人则忽略了宋朝初年那段开疆拓土、开拓进取的岁月,在太祖、太宗两

宋朝"重文轻武"局面的状况探析,如何认识其重文轻武的国策?

虽然宋的灭亡要一定程度上归咎于他的"重文轻武"的国策上,武将的地位堪比看门狗,简直惨不忍睹。所以重文轻武是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宋朝重文轻武是因为之前的五代十国是重武轻文,所以宋朝有些矫枉过正了,因此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但是宋之不振,并不能全归因于重文轻武,因为这种国策不过是对五代十国弊端的一种纠正。重文轻武政策,为宋朝的稳定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宋消灭了多少割据政权?是怎么结束「 ”五代十国”的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之后至北宋灭北汉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十国"则是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这段历史中,五代一般被认为是中原的正统王朝,十国不被认为是正统。北宋接管了后周的版图,此时北方有强族,南方有割据。北汉依仗契丹的势力,虽然是个弹丸小国却非常坚挺。此时,十国均已平定。

什么叫「 ”五代十国”?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唐末黄巢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将领叫朱温,他后来投降了唐朝,给农民起义造成极大的破坏。他降唐后,势力逐渐扩大,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朱温先是控制了唐昭帝,操纵了中央政权,没过多久,他就废掉了唐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梁,建都于开封,就是历史上的后梁,这一年是公元907年。唐朝近300年的统治到此结束,从此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