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

五台山遇文殊的故事

自幼喜爱佛法的他向父母提出了前往五台山修行的想法。“爹,娘,我想去五台山修行。”“弟子是从五台山来的。”“海云,五台山者文殊师利。就是华严经中所载,当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第三位大善知识,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可是你却放弃亲近大圣人的良机,反而来求我,那是何等错误的事情啊!”于是遥望五台山跪拜,希望能够再度见到海云大善知识,就在他赶回从前头陀住过的地方。

菩提甘露144:虚云老和尚与龙、猴的奇缘

虚云老和尚与龙、猴的奇缘跟随虚云老和尚去五台山的这一路上确实发生了好几件奇迹。走到距五台山一百多里地的时候,文殊普萨来迎接我们。在五台山有这么一句老话,菩萨对有缘的人“远接八百,走送一千”。这天,我们正在休息,坐在那里聊天,虚云老和尚给我讲庙里的故事。

五百罗汉少一个,掉队的罗汉去哪了?

明朝,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规模宏大,独具一格的罗汉殿建设完成,只等化缘铸造铁罗汉安放。那妇女笑道“眼看马上就要下山了,别说你一个普通僧人,就是铁铸的罗汉也上不去……”随后派人在井旁建了一个殿,顺势将矮脚罗汉像供奉在那里,所以万寿寺罗汉殿里的五百罗汉就少了一个罗汉。

佛陀波利的故事

佛陀波利悟到老翁所说的定是大觉点化,一时间悲喜交加,对佛法的正信倍增。佛陀波利求见唐高宗李治,告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不可思议。随后又赏赐给佛陀波利上等的丝绢三十匹,以此表彰佛陀波利传经的功劳。佛陀波利见此经被禁在宫庭之内,不能流入民间,广利众生。第七日夜,佛陀波利就恢复了健康,展现了罕见的人间生命奇迹,显示了佛法的超常,第八日,佛陀波利便离开了西明寺,前往五台山。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大师既然得到承远大师的真传,便于唐朝大历元年4月,过长安,在章敬寺净土院,依据《无量寿经》,编撰《五会念佛法事赞》。大历5年4月5日,大师一行到达五台县,远远就望见佛光寺南边,有几道白光。6日,他们抵达佛光寺,境界果然与大师在钵中所看见的毫无差别。这夜四更,又有异光从北山下来,直射于大师身上。在大圣慰问劳苦并饮食之后,波利尊者将大师引出寺院。

五台山高僧邓隐峰禅师倒立而去神通奇异

出家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辞别。邓隐峰禅师一听,如堕云里雾里,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邓隐峰禅师又前往南岳。石头禅师于是提起铲子,邓隐峰禅师便接过去,作铲草的姿势。邓隐峰禅师在公开的场合既显神异,担心被人理解为有惑众之嫌,于佛法不利,来到五台山之后,即决定在金刚窟前示灭。邓隐峰禅师于是倒立而化。

历史上“四次”灭佛的因果之我见

历史上“四次”灭佛的因果之我见王柏祥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为了弄清“四次”灭佛的前因后果。因下诏灭佛的皇帝,有三个帝号带有“武”字和一个带有“宗”字,故历史上称为“三武一宗”灭佛。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

峨眉山蒲公传说及其相关问题

峨眉山蒲公传说及其相关问题张妙提要: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建立与蒲公传说联系密切。笔者分析认为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建立不始于蒲公传说,但该传说也包含某种历史性的暗示。然此流传已久的传说,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另一种意见则持反对态度,认为蒲公建寺的传说不可信。

真经胜火

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到了洛阳,两人将所携带的佛经佛像献给汉明帝,明帝仔细一看,佛像果然酷似梦中的金人,就将往昔所梦见的事告诉两人。便启奏明帝说是要由两教各以经典入火而焚以辨别真或伪,如果真的就提倡推广,伪的就摈除驱逐,明帝答应了。另一方面摩滕将佛舍利和佛经论典以及佛像等,放在信道的西边方向。另一方面,佛教的经典与佛像也在熊熊烈火之中,却不曾烧着,燃之不去。

五百罗汉系列—第294尊-服龙王尊者

第贰佰玖拾肆尊--服龙王尊者服龙王尊者,即降龙大尊者。据说,他的父母己到壮年尚未生子,便到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请,果然怀孕生下尊者。尊者风骨爽秀,聪明超群,幼年即到五台山真容院,拜法顺为尊者,年二十正式受戒出家。后唐庄宗钦仰大尊者高行,特遣使赐紫衣,并授予:“传法大尊者”称号。同光三年,大尊者枕手圆寂,享年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