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系列—第284尊-行传法尊者

第贰佰捌拾肆尊--行传法尊者行传法尊者,为佛陀在世时之僧。佛祖创立佛教后,为使信奉婆罗门教的人改信佛教,信徒们不避寒暑,东奔西走,弘扬佛法,济度众生,谓之行化。尊者即为其中之一。他曾自朝至暮地奔往来于各地,克服种种困难,为弘传佛法,济度众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百罗汉系列—第283尊-富伽耶尊者

第贰佰捌拾叁尊--富伽耶尊者富伽耶尊者,稽诸史实,未必实有其人。富伽耶,旧译作人,或作众生,新译作数取趣。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辞呈见之一。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他特别指出不能为布施而布施,而要通过布施消除吝啬之心,利益他人。富伽耶,又作补特伽罗、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

五百罗汉系列—第282尊-誓南山尊者

第贰佰捌拾贰尊--誓南山尊者誓南山尊者,即唐代律僧道宣。为南山律宗之祖。后住于终南山仿掌谷,研究、弘传四分律,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律宗的始祖,人称四分律祖。曾至各地讲说律学,亦参与玄奘之译场。龙朔二年,高宗敕令僧尼须礼拜君亲,尊者与玄奘等上书力争,此事乃止。乾封二年二月,于净业寺创立戒坛,诸方前来求戒者二十余人,为后世建筑戒坛之法式。誓南山尊者,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

五百罗汉系列—第281尊-声龙种尊者

第贰佰捌拾壹尊--声龙种尊者声龙种尊者,为文殊师利的过去身。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在过去久远世,南方有佛土名平等国,其中有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又名大身佛、神仙佛,即尊者。龙种上如来寿命有四百四十万岁,由声而说教,即通过讲解佛经而教化众生。当时天上人间无数神仙百姓由于龙种上如来的说教而脱离苦海,升入极乐世界。

五百罗汉系列—第278尊-普胜山尊者

第贰佰柒拾捌尊--普胜山尊者普胜山尊者,即宋朝名僧普胜法尊者。俗姓张,祖籍深州陆泽。据《宋高僧传》卷二十八载,尊者幼年时即不苟言笑,淡薄俗世之情。二十岁时,出家于五台山华严寺,拜超化大师为师。当有人问他为何不在家乡出家而不远千里到五台山时,他回答说:“附神骥可以日千里矣。”尊者深具慧根,诸经注疏过止便识,融会贯通。年六十三岁时,在净土院圆寂,门人与信徒收舍利葬于龙门山宝应西阜,并建塔旌表。

五百罗汉系列—第280尊-行化国尊者

第贰佰捌拾尊--行化国尊者行化国尊者,古印度僧人。行化国,指专行教化的佛国。古代印度分为许多小国,在佛教盛行之初,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尚不一致,崇奉佛法者有之,尊信外道者有之,排斥佛教者亦有之。佛以教化众生为本,不分贵贱、不分畛域,皆予教化。尊者秉乘教旨,不畏艰难,亲率领弟子周游印度许多小国,弘传佛法,济度众生。在他的感召下,许多国王放弃外道信仰而皈依佛法。

五百罗汉系列—第276尊-名无尽尊者

第贰佰柒拾陆尊--名无尽尊者名无尽尊者,稽诸史实,实无有其人。故名无尽即指所有可以因其名而想其状者丝质为无相,亦即“诸法皆空”也,正如《维摩经》净影疏云:“诸法悉空,名为无相。”佛教教人视一切诸相若有若无,迁流不常。尊者恪守佛教教导,弃掉世俗十相,据《涅盘经》卷三十云:“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尊者书局达到无相境界,成阿罗汉果。

五百罗汉系列—第274尊-威德声尊者

第贰佰柒拾肆尊--威德声尊者威德声尊者,即大威德王菩萨。密教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是西方阿弥陀佛的忿怒身。其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焰魔尊、六足金刚等。据说此王有大威德力,能断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恶龙。众生若一心忆念阿弥陀佛,祈求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便会派遣大威德王菩萨等二十五位大菩萨前去保护,使人不受恶神不断发展鬼打扰,心离烦乱,专心致志修习禅定,发菩提心。

五百罗汉系列—第275尊-利德声尊者

第贰佰柒拾伍尊--利婆多尊者利婆多尊者,古印度拘尸那揭罗国长老,以遵循佛祖教诲闻名于世。时毗耶离国比丘跋耆等违背佛祖制定的戒律,擅自制定“十事证言”,认为:凡属习惯的行为不算违背佛祖制定的戒律、可以随意吃盐、可以随时接受施主的食物,为治病可以饮酒,可以接受金、银、宝物等布施。与会者共计七百人,认定跋耆比丘的十事证言为非法,维护了佛祖在世时制定的戒律。此尊可与第219尊互参。

五百罗汉系列—第273尊-持三昧尊者

第贰佰柒拾叁尊--持三昧尊者持三昧尊者,即三昧藏菩萨。持三昧,善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据《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一载,三昧藏菩萨坚持楞严诸三昧门,通晓无染着陀罗尼真言,由此觉悟到化学的真谛。他坚持修禅,书局获知极高的智慧和神通,他智慧深远,能洞悉事物的原委,预示事物的未来。他由诸原三昧门获得神通,可以随心所欲地遍游十方世界,来往于法界无边刹海,以大慈大悲济度一切有情脱离苦海,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