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

同治元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简称同文馆,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衙门。同治八年,赫德提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同文馆总教习,总管校务近三十年。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在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生为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十人。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

他是皇帝老师 反对建京师同文馆 恭亲王:你建一个吧

随着洋务运动的启动,建立一所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的学校,已成了当务之急。为此,恭亲王奕、军机大臣文祥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京师同文馆。按照恭亲王奕、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设想,京师同文馆隶属于...各国事务衙门,开设英文馆,咨取翰林院并各衙门正途人员,聘请英籍传教士包尔腾担任首任总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