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佛印:八风吹不动 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一时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苏东坡回家后,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今天总算佔了佛印禅师的上风。”苏东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苏小妹的看法。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几个禅宗小故事醒悟人生大哲理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曰常生活。这些曰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六、人生咸淡两由之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南隐禅师以茶相待。
我看你像牛粪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七炉煮水的故事(图文)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去,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大千为床 苏东坡以为禅师这回必居下风无疑,而禅师却回答一首偈子说:>“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广床啊!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文/佛一居士江南才子苏东坡,已好久没有与自幼出家的佛印,在一起作诗对句了。这一天,苏东坡亲自步行到佛印的寺院,见到佛印就谈笑风生,一再要求与其作诗对句。佛印扭不过只好答应。他俩来到上房,佛印叫徒儿泡上茶,两人对面而坐。苏东坡非常满意感谢佛印的开示,随口而说:生死只当风吹帽,无惧无恐平常心。
安之 这个简短的禅宗公案,给我们一些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三个从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的、相通的,它是说: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我们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
东坡发火 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对江金山寺佛印禅师很要好。意思是他禅定功夫已经很深,再不会受世俗的利害荣辱所扰了。这使东坡先生大为光火,他立即乘船过江,要找佛印辩论辩论。佛印已在江边‘候驾’了。东坡责问他为什么...,佛印却像没事人一样问他道:“东坡居士为嘛事如此动气?”东坡把批语的事说了,佛印呵呵大笑道:“足下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一个‘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
佛印禅师——斗对奇趣 大文豪苏东坡对了元禅师,更是赞不绝口,两人之间过往尤密,递相唱酬。佛印与苏轼频频往来,谈论诗文,题诗斗对,相互唱和。苏轼见佛印矢志难移,只好放弃劝他为官的念头,对佛印更加敬佩。苏轼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佛印的心思。第二天,苏轼到佛印的住处去回访佛印。苏轼见佛印没有反应,便说:“今天请你对对联。”佛印一听苏轼要与自己对对联,不知是计,心中十分高兴。东坡起初不解其意,稍一寻思,方知佛印此举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