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第三十一回 莲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

就遁入九华山在莲花峰一个石窟中,面壁趺坐,不断的念诵著《多心经》,希望感动菩萨,指示迷津。原来那倡乱的却是李全,他们夫妇二人,各使一浑铁枪,勇猛无比,号称李铁枪。李全虽勇,但震于少林寺的威名,也不敢去惹他们,他打算设法将僧侣招降下来,另编一枝和尚兵,合著自己的所部。派人送到少室山少林寺中去,大意不外投降了,共享富贵,不投降时就要兴兵攻打,玉石俱焚等语。

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贪顽 幻香梨兆庇护善士

自慈云寺里雕成了这尊多宝观音供养起来之后,民间因为有那许多人的说,知道菩萨灵感,都十分相信,香烟甚盛。他们得手之后,自然欢喜万分,将赃物俵分了,各自散去。此人姓潘名和,是金陵一个商人,开一家粮食行,家道小康,生平笃信佛教,行善修心,远近都称他为潘好人。至于白衣观音呢,在三十三相中,原是有的,乃胎藏界的一尊,莲花部的部主。当地百姓,见了菩萨如此情形,不明其故,诧为异事,于是传说开去。

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当头一棒喝破三千

说时慢彼时快,虽有人瞥见,却也来不及阻止,这一下有分教,就名为当头棒喝。等到受了意外的一棒,泥丸宫突启,于是就借此脱胎而化了。梦是灵魂活动的象征,是谁也不容否认的,那么观世音菩萨成道之后,他的活动,宜乎要瞬息千里了。一面将玲珑阁的匾额除去,换上慈悲观音阁的匾额,又在阁中造了一座佛龛,将菩萨的肉身供入,永受香烟。这些都是后事,我算一言表过,后文恕不再叙。

释迦牟尼买佛像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佛说:“500元足矣。”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和尚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地藏王菩萨感应不可思议的小故事(转帖)

去年清明拜九华山时偶遇了某地一个寺庙的当家师傅,在山路碰到时见他布衣斗笠,气质超然,慈悲健谈。这位师傅原来是九华山最大寺庙的副主持,后去了那个小庙当主持。这个师傅听到外面叫喊一片,想到了7天前对地藏菩萨所发的愿,明白因缘已到。释迦牟尼佛说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不可思量,不仅仅和地狱众生有缘,也和我们所有众生有缘,随缘应化,教化众生。

猴效罗汉

当时,南山之中住着五百猕猴,见道人供养塔寺,也合计着效仿罗汉。朝夕礼拜,如那五百罗汉一般。"于是用天眼观察,才明白自己原来猕猴之身,皆因效法请罗汉戏造佛塔,以此功德,虽被洪水淹没,却得生于天上。并将五百猕猴效法五百罗汉,建寺造塔,绕塔礼拜后遇洪水,命终生天的经历详细讲给五百婆罗门。他们启发婆罗门,说道:"效法罗汉,戏造塔寺,尚能获福如此。

太平将近,我往西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有形佛与无形佛

从前,释尊住在只园精舍的时代。两国的边境是一片荒野,没有人烟。这时候,烈阳高照,泉水枯竭,两人又热又渴,忍无可忍。那位不肯喝水的修行者,因有恪守佛戒的功德,死後马上投生三十三天--仞利天。现在,他拿著香花从仞利天下凡来访佛。他一走到佛前,就献上供养,向佛礼拜後,坐在一边。那位喝水的修行者,暂时恢复了精力,继续走了几天,依然疲倦万分,最後总算勉强抵达只园精舍了。

燃千灯的国王

久遠劫前,太平盛世的一位聖王,名叫虔闍尼婆梨,統領著八萬四千個城邦的大國,國家康樂富足,百姓皆視他如再生慈父。此時有一位婆羅門進宮求見,自稱能說法滿國王心願,國王聽說後立刻親自迎接,向婆羅門作禮,請他上座。於是國王請來旃陀羅剜身置油燭。智慧的人,了達此理,所以對於能轉化煩惱的真理信受恭敬,猶如燃燈求法的國王,對真理的慕求,表現了最大的恭敬,更讓許多有緣無緣的人能因聽聞佛法離苦得樂。

大福德的人都能赞叹佛的功德

>法师回答国王说:“大王!这要追溯到过去久远以前,在迦叶佛的时代,我是一位善于说法的比丘,常向大众赞叹宣说迦叶佛无量的清净功德,并且使人们明了种种深妙佛法的真理和无边的修习...。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生生世世口中都有妙香散发出来,而且这香气远超过一般世间花草的香味,人们只要闻到了这个香气,都会心生喜悦。”>国王听了以后,欢喜有加地说:“原来赞佛及说法的功德果报是那么的殊胜无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