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一:念佛胜易 念佛胜易一、不谈世事一向称名宋朝,光孝安禅师,住清泰寺,定中见二僧倚槛相语。偶闻一僧念阿弥陀佛,即随口称念,旦暮不绝;其家因以与僧。俄口中生莲华一枝。一旦,立死笼中,乃穴土而葬之。一日,数千大鱼,游来海岛,一一皆作人语,唱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岛之人,耽嗜鱼肉故,以唱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业。一念之差,遂至于此。因此发心念佛者极众。其颂盛传湖南,人多念佛。一生拙朴,唯昼夜念佛不绝。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十二:念佛度亡 念佛度亡一、自己念佛父母往生清朝,周汪氏,华亭人。晚年,念佛益虔,愿父母翁姑及夫,齐生莲界。可知念佛之功德殊胜。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此念佛追荐之效也。于是我怀着感恩的心为母念佛,心中也默许一愿,每年佛七,必为母念佛。加持大悲咒收惊是很有效验的,亦是一种善巧劝人念佛的方便法门。(三仙即三尊,因为赖某非正式佛教徒,不知尊称三尊。牵亡是在中午过后进行,灵媒有两位,各在大殿两旁招魂。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二:念佛必光 一死,伴葬之,携资还其妇。中途遇事,偶一念阿弥陀佛!甫举一念,光轮便舒。后来时间已久,念佛人相继离去,录音机虽开着念佛,但邪祟来扰如故;可见以人念佛为上。由于我曾预先交代他们念佛,因此张太太和他母亲都来帮我念佛。此刻我听他们的对话,心急之下忘了专心念佛,送我来医院的又只有张代表一人,没人帮忙念佛,失去了佛力加被。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三:念佛鬼退 念佛鬼退一、至心念佛罗剎不害佛世,有一国邻于罗剎,罗剎食人无度。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第充行,父母哀号,嘱令至心念佛。自是罗剎之患遂息,国人庆慕焉。后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后常念佛,临终坐化。在广东过失害死一个女子,此女子怨气未消,跟随来到台湾省报仇。一日,圣心法师之兄长,饮食不慎,引起疾病,医药罔效。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后果及第,至安抚使。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附录 【附录一】按语汇集慧净法师1.讨论佛法天神拥卫若念佛者诸佛护持念念在道善神恭敬散心杂话恶鬼吐痰吾人终日常被鬼唾何不一向专称佛名古德学佛唯为生死今人学佛只作高谈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孔子所叹(壹之一)2.弥陀愿言十方众生称我名号必生我国言众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地狱鬼畜虫蚁以此观之此八八儿必生极乐证大涅盘人而不知知而不念劣于畜生可痛惜哉(壹之二)3.不知信心亦无愿心唯嗜肉味常称佛名以称名故皆得往生此是弥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四:念佛愈病 念佛愈病一、临终无病一拱而别邻有老妪,日课佛名数千。古农乃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予乃授以一方,令临发时,专念阿弥陀佛,而服此药。子清从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复如是,遂全愈。陈居士始抱怀疑,后被其诚心感动勉强开始念佛。
念佛感应录【第二集】之一:念佛愈病 予信其言,乃具告以念佛之法。彼向不知佛,江味农来看,谓医既无效,则不须再医;当至心念佛,即可痊愈。易园信之,病遂痊愈,故所以极力劝人念佛耳。>-------------------------------------------------------------------------------->五、病中念佛圣众来护>二○○○年九月十三日晚,冠心病发作,去医院急诊,实行...输液,一小时左右,便觉身不由己,昏昏沉沉,但心中还明白,不断的念「南无阿弥陀佛」。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见到迦叶尊者之事详情 英国哲学家柏克森见到迦叶尊者之事详情(明华居士:经慎重考虑,我们决定将此文归入到佛教故事栏目中。)>(转载)>>人物简介>>英国哲学家柏克森,他研究唯物哲学性,1956他专著《唯物哲学之研究》连续印了十七版,均销售一空,并翻译成了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柏克森仅40出头,麦迪逊50多岁了,亚赛多特和尊默德则皆是白发苍苍。当柏克森进入会场,顿时成为焦点。
念佛感应录【第二集】之四:念佛鬼退 念佛鬼退一、孝妇念佛度宿世冤>李村有农家妇,每早晚出馌,辄见一位女子随其左右;问同行者,同行皆曰不见,心中大恐。此事故老时说之。因缘无量,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即是佛所亲为选施之无上因缘,但能心信口称,莫不等归极乐。马居士当即与其一本《金刚经》,并广赞念佛功德利益,劝其念「阿弥陀佛」。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想起应该念佛,于是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当念到第二声时,这些人都开始消退,第三声时完全消失了。
为什么佛法这么殊胜,但很多学佛人的贪嗔痴还是很严重? 以致有些旁观者说,我们虽然不学佛,但我们有些时候做的并不比学佛人差。到底这些学佛人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学佛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自己。很多的学佛人,有祈愿早日解脱的信念,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努力清净自己深重的业障。不学佛的人,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解脱,只是在世俗方面可能做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