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经故事:心无染者名为少欲

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唐朝佛教故事:禅者的心境

禅者的故事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芋头。待使者宣读圣旨后,禅师却充耳不闻。时值隆冬,禅师衣着单薄,冻得清涕直流。使者见状,劝禅师擦去鼻涕。因为在禅师的境界中,早已超越这些分别,潇洒自在,无拘无束。禅者隐居山林,面对青山绿水,唯有一瓶一钵,了无牵挂。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丑女见到世尊的相好和威仪,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她脱下自己的衣服供养世尊,并在佛陀前欢喜地合掌祈祷,然后在对佛陀的清净心中去世了。

藏传佛教里的度母佛母介绍

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之身,故亦称多罗尊观音、多罗观世音。在藏传佛教里,度母是“三世诸佛之母”和“一切众生之母”,度母在...僧俗大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佛母即在密教产生的诸佛、诸菩萨者神格化后的称呼。这里给大家介绍藏传佛教里的几尊佛母度母。

佛教故事:苦命女念佛往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广东陆丰市甲子镇的一个贫寒小家庭,苦命女孩名叫阿佩,今年15岁。今年6月,阿佩病情复发,原来烧伤的整个创口几乎全部出现溃烂,脓血不断渗出,疼痛难忍,并不断散发出臭味,恶臭难闻,几乎没有什么人敢靠近她。莲友们用多种方便,巧妙地为她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讲明阿佩现世从家庭到身体、到心灵等之所以遭受这么深重的苦难,是前生累世所造的伤害众生等恶业所致。

佛教故事:武则天与开经偈的故事

所以我们念的开经偈就是《华严经》翻译圆满,武则天题的四句偈。因体会经义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欢喜,故有感而发写下开经偈。据考证武则天开经偈很可能是佛教的附会,编造的故事。这四句偈实在做得太好了,以后的许多高僧大德想再也没有人能够做一首开经偈比它更好的。这与武则天的佛学知识有莫大的关系。

佛教故事: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为什么大家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果?”诸位,这个故事可以警惕我们不可有傲慢的心态,有骄傲之心就会障住自己往前进步的路。

湖南密印寺大佛:千手观音像高达99是.19米 是世界最大露天佛像

湖南密印寺密印寺,位于宁乡县沩山山腰、毗卢峰下。是我国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禅宗有“一花五叶”之说,沩仰宗为五叶之首。密印寺传承法系是沩仰宗的发祥地,其宗风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法嗣源远流长。大殿之后的警策殿得名于开山祖师灵佑禅师所著《沩山警策》,现与《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为佛教三经,是入门佛教徒必修功课。

佛教故事: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然而,像北朝中后期那样,百余年间,仅历魏、齐、周11帝,竟有帝后17人出宫为尼,实在世所罕见,成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究其原因,中国早期的佛教表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依附性,自汉至南北朝,外来的佛教愈来愈具有中国的特色,比较广泛地流传于民间。从这样的大背景来分析,北朝17帝后的出宫为尼,皆因佞佛使然。

佛教寓言故事:生气的乌龟

佛陀提示大众:“人的嘴巴里好似有柄利斧,常常引来...身之祸。应毁诋的反而称誉,应称誉反而毁谤,这都会使自身遭受祸殃,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只生气的乌龟就是提婆达多,过去由于起嗔心对孩子大吼,落地而死。即使到了今生,依旧嗔...如来,因而堕大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