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此时,阿难尊者请教佛陀:“世尊!请问修持慈心的善男子,若未生值佛世,又不乐处世间,应当以何为依归呢?”广行慈悲能对治瞋毒,令心柔和。若能于待人接物中恒起慈心,生活中处处是道场,透过觉察、觉照,以慈心转化瞋恼,当烦恼消融与清净心相应,必能体会佛陀所言,修行慈心是世间第一殊胜法门。

儿子的一番话让父母舍弃家财一同出家!

一日,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什么希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即忙下拜,然后说道:“如有可能,愿生三子。一子从商,成大财主;一子务农,仓廪丰实;一子做官,光耀门庭。”于是,儿子挂印弃官,访得一座名山,到一寺庙拜一长老为师,出家学道。他想起了父母,便回家度父母。父母听了儿子一番开示,终于清醒过来,把所有的财产施舍给了穷人,随子而去。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传说

这个传说,记载在《阿弥陀经》中。据《阿弥陀经》说,只要对阿弥陀佛深信不疑,每天专诚诵念佛号,临终之际,便能见到阿弥陀佛,由他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法门简便,即使乡居僻野,一字不识的村野凡夫,也能诵习,所以对阿弥陀佛的崇拜,在中国极为盛行,以至于口诵“阿弥陀佛”,几成一切僧众的象征。

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二》省思色身总会衰老,名利、权势也是因缘假合,没有恒常不变,唯有修习禅定、持戒、修善,才能够断除烦恼、远离贪嗔痴。由此所显发的自性清净功德,才是人生真正的珍宝,值得我们用生命来实践。

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虽奉佛多年,然对佛教的因果报应是否存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波斯匿王请教道:“世尊!您常说善恶有报,毫厘不爽。倘若今生为婆罗门种姓,来生是不是可以继续投生为婆罗门种姓呢?”佛陀对波斯匿王说:佛教不讲宿命,始终主张“命自我造”。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

目连母亲一拿到钵饭,就马上用左手遮住钵盂,右手把饭抓成团,还没等饭进口,就已经化成火红的热炭,没办法吃到嘴里。目连供僧、僧众咒愿享用食物之后,就在当天,尊者的母亲脱离了一劫饿鬼之苦,证实佛说“父母六亲应时解脱”真实不虚。在殊胜时,在殊胜田中,尽心尽力地以百味饮食,安放在盂兰盆中作殊胜供养。佛说法的此时,目连比丘和出家在家四众弟子都欢喜奉行。

佛陀智慧度化五百户横行无忌的村民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的东南方,有一条大江,这条江水又深又广,在江河的岸边,住了五百户人家,他们从未听闻过道德的精神及佛法的真谛,人民个性刚强,难调难伏,横行无忌,以...欺诈为事业,违法犯纪,并以此为乐。佛陀慈悲地引导大家席地而坐,并且为大众宣说佛法真理,但是这五百户村人,由于欺诈习气深重,对佛陀的教诲无法生起正信。于是佛陀便化作一位修行人,从江的另一岸踏着水面来到此岸。

志得意满的天人因执着而受轮回苦报

阿难在一旁看到佛陀的行止,感觉不同以往,即恭敬地向佛请示:“慈悲的世尊!刚刚您看到老人哀叹而怜悯一笑,现在看到摇摆行走的大猪,也露出相同的微笑,难道其中有何特别的原因吗?请世尊慈悲开示,以解答大众共同的疑惑。”这个前世的天人,因为专修空想观,修成了空定,却执着这个想出来的空,无法归于本心。阿难不解的问道:“像帝释天一样尊贵的飞行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

食人恶鬼得世尊降服,真诚忏悔得善果

当时,世尊以清净的天眼和天耳,得知那优罗父母的啼哭与殷切祈祷。不久,毗沙恶鬼回来了,在远处见到屋内寂然端坐的世尊,恶鬼愤怒不已,变化风雨雷电、刀光剑雨狂袭如来。恶鬼如是再三地忏悔。毗沙鬼依照世尊的吩咐,化身为沙门,披着三法衣,在城里的街巷广为宣说。众人来到世尊前,以头面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长者亲奉上茶水及种种饮食。世尊欣然应允,再度为长者开示佛法妙义,随后起座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