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善恶供养 有个人长期见修行人拖着断腿艰难奔走,心中非常感动,恭敬请求修行人接受他们家一年的供养。在一年的时间里,修行人夜以继日地诵经、说法,开启众人的心扉,这家主人则日日准备可口的饮食供养修行人。他们的邻居知道这件事,又嫉妒又羡慕,也想找一位跛脚的修行人来供养。现在一听那家主人是因为供养修行人才致富的,便想如法炮制。
佛经故事:坚信三宝的痲疯患者 痲疯患者殊帕普达专心听闻佛陀说法后,很快就领悟佛法。两人对话后,沙咖天帝就到精舍,把他与殊帕普达之间的对话告诉佛陀。佛陀向他解释说,即使千百个沙咖天帝也很难左右殊帕普达对三宝的信心,使他远离三宝。殊帕普达的死讯传到给孤独园。佛陀说,他已经往生三十三天了,并且说殊帕普达的某一前世曾经殴打一位圣者,所以今生是痲疯患者,但今生因为已经领悟佛法,于是涤清一切烦恼。
佛经故事:佛经里的空城计 两支部队前后夹攻,居然重创了敌人的重要部队。这场战役成为了整个战争的转折点,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原本自信心不足的小国军民,士气极度高涨了。后来,老人家的故事通过佛经的记载传入了中国。据说,有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看后深受启发,发明了一个类似的计策叫“空城计”,从而名扬天下。而另一个叫司马懿的年轻人,从小学习佛经时很不专心,以至于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成了传世的笑柄。
佛经故事:和尚为什么不能吃晚饭 过午不食意思就是说,过了中午,做和尚的就不能吃饭了。根据《增一阿含经》、《四分律》这两本经书的记载,和尚不能吃晚饭的规定和一位名叫迦留陀夷的和尚有关。迦留陀夷尊者改变很多僧人习俗的故事就要发生了。而早期佛教认为,吃饭不应该是自己做的,最好吃、最应该吃的饭,是“乞食”来的食物。OH,MY佛祖,戒嗔已经不敢想了。
佛经故事:成功的奥秘 成功的奥秘王舍城有一年发生瘟疫。而在这期间,国王两次宣告,在坎拔高沙卡居住的地区要举行某庆典仪式,当地所有人都要捐献。国王向佛陀说,坎拔高沙卡虽然有钱,却愿意以劳力维持生计,从事最低贱的工作;国王又说自己如何被他感动,而任命他作银行家。国王接着就向佛陀介绍坎拔高沙卡,佛陀因此趁机说明,具有何种人格特质的人会成功。
佛经故事: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千般琢磨才成佛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个的铜制佛像,在大佛像旁还有一个一样是铜制的大罄,在中国的佛寺,如果有信众到庙里供养、布施,寺里的师父就会敲一下大罄,这“锵”一下的声响,就是告诉佛祖:“这个人供养了!”也是让大家高兴的意思。
佛经故事:声音最动听的比丘 一天,波斯匿王带领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前进,怒气腾腾地准备逮捕...人魔王鸯掘魔罗。侍卫赶紧向波斯匿王禀告。波斯匿王马上做了决定,一方面也想一睹这位比丘的容貌。于是立即驱车前往精舍拜见佛陀,希望能亲自供养这位比丘十万钱。但是,当这位比丘出来时,波斯匿王简直无法忍受再看他一眼,“天啊!天下竟有这般丑陋的人!”波斯匿王疑惑的长跪合掌,请佛陀解答他的疑问,于是佛陀说起了...比丘过去生的因缘……
佛经故事:当佛陀生病的时候 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明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诸位,我们听了这段小故事,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已经成佛了,但他的身躯还是父母所生的肉体啊!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更该知道身体病痛是正常的事,只身病心不病,身体有了小病痛就要视为自然的现象,更要时时警惕自己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