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

看完佛门这些法数还敢说你自个「识数」吗?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  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  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三藏法数》、《教乘法数》,以及《藏乘法数》、《...

维摩诘菩萨简介

  维摩诘菩萨  梵文Vimaiaki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他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俾成群。但是...

龙女成佛的故事

龙女成佛的故事  龙女  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俐、善根深厚,年龄才八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迹,“龙女”,大家都这样尊敬的称呼她。  小小年纪的龙女...

帝释天简介

帝释天简介  帝释天  梵文Sakra-devanam-Lndra。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译曰:”释迦”是姓”能”的意思;”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罗”是”帝”的意思;合起来即”能天帝”、”天帝”。帝释是古印度的大神。  帝释在佛教中是忉利天之主,信奉佛教,他曾...

阿尼律陀是谁?阿尼律陀资料以及贡献

  阿尼律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尼律陀,梵名Aniruddha,巴利名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五分律卷...

阿那律尊者的故事

慢慢地,几天过去了,阿那律的视力愈来愈差,几近失明,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找神医耆婆来替他医治。>耆婆诊断后,告诉阿那律:“你如果再不睡眠,让眼睛休息,势必会失明的!”>但阿那律仍然坚持当初的誓愿,不愿把眼合上。七天过后,阿那律果真失明了,但他仍旧精进不懈,不因此而后悔忧伤。

妙慧童女发坚固愿

妙慧童女发坚固愿八岁...座中问佛>在《大宝积经》中,有一段经文,是叙述妙慧童女的故事。尤其是比丘尼的女众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心爱万分。>佛陀开示四十...>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从妙慧童女的故事看来,对于女人固不应轻视,就是对初学者也不可傲慢。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第二章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原来,在三千年前的印度社会,因为职业的分化和种族尊卑的观念,形成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他自己虽是剎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剎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

男女之情,缘于前世因果—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

男女之情,缘于前世因果—献给为情所困、所迷的人们《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摩登伽女的母亲回来后将情况如实向摩登伽女说明,并劝说女儿死了这条心。>1.男女之情,皆有前世因缘佛陀告知诸比丘,摩登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死心塌地,单从现世因果来讲,摩登伽女是疯子,阿难是傻子,看起来毫无道理。但从三世因果来说,确是合情合理的。

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十大比丘弟子

十大比丘弟子佛陀的弟子,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万万,其数之多,很难用数目去统计,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常随众的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他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后来出家证果的尚不算在内,在这些弟子中,更有最特出的所谓十大比丘弟子。在北方的舍卫城,佛陀的法驾尚未到达,他就能先把外道慑伏,著令他们等候皈依佛陀。佛陀以后更加信任嘉许舍利弗。除佛陀外,舍利弗在僧团中是最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