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图文)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当佛陀讲解佛法时,舍利弗都随侍在佛陀的身边。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罗。正在傍徨苦闷的时候,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并向阿说示比丘请法。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他们觉得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老师。舍利弗发了这个大愿,感动了天神。

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

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明影法师《大智度论》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传授三皈五戒时,大和尚还要详细讲皈依的意义,在此我就不过多解释。男营员还可以参加“一日出家”的活动,我简单介绍一下一日出家的意义,女营员不妨也听一听。王子去世以后,他的家人来看望佛陀,并向佛陀询问毗罗羡那王子的后世如何。这是毗罗羡那王子出家一天的功德,最后成就辟支佛果。

第一个出家的儿童(图文)

在小罗睺罗出生的第七个晚上,悉达多王子骑上一匹白骏马离开了皇宫,出家修行。因为那一天,悉达多王子离家的举动是那么的顺利,没有遇到一点的障碍。但是,佛陀并不觉得年少的罗睺罗成为一国之君,会是一个好的结果。于是,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便成为了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出家的儿童。尊者罗睺罗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

一睡一千年

一睡一千年>阿那律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佛陀成道后,回到故乡弘化,阿那律便和跋提、阿难等七位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学道。有一天,佛陀在讲经说法时,看到阿那律在打瞌睡,以一偈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但未达涅槃境界之前,还是需要适量睡眠的。阿那律失明后,生活上有许多不方便,慈悲的佛陀不但为他缝制三衣,还教他修习金刚照明三昧。

推门而入

推门而入>佛经记载,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又是佛陀的同父异母弟弟,常随佛陀左右,号称多闻第一。但佛陀在世时,他还没有真正悟道。所以,当佛陀入寂后大迦叶召集第一次佛典结集时,曾拒绝阿难参加。他对阿难说,来参加结集的比丘,都是悟了道的罗汉,你要想参加,除非你能从大门的锁孔中进到洞窑里来。于是他迎着早上初升的太阳,大步走到结集圣会的洞窑门前,伸出双手,推门而入。

请问佛陀,如何获得大富的尊贵之身?

妙慧童女,有一次当佛陀升座说法时,她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先走到佛前,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然后就长跪合掌,对佛陀说道:"伟大无比的佛陀!佛陀开示四十...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年少的妙慧童女,得到大智文殊菩萨向他顶礼,这可见她的来历不凡。

佛陀向妙慧童女开示40种妙法

尤其是比丘尼的女众僧团,对于妙慧童女,更是心爱万分。佛陀开示四十...佛陀听后,很嘉许妙慧童女的问题。佛陀对妙慧童女的每一个问题,都提示了四个...。种种神异令众叹服佛陀对妙慧童女的十大问题,提出了四十种修行的...以后,妙慧童女欢喜踊跃,发愿奉行,并且说:四十行中,若有一行不修,则违佛教,那就是欺诳如来了。

戒是无上菩提本——纪念弘一大师诞生130周年

本文即试图通过对弘一大师与律宗关系的梳理,戒律对大师生活习惯影响的探究,以解开对弘一大师认识偏颇的产生原因。故弘一大师引《南山行事钞》说:“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他给潘天寿的条幅明确写道:“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这使弘一大师领悟到戒律乃佛教徒思想品德之框架,应以戒律为参照,建立起庄严的精神座标。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11条、348条及500条等说。

星云法师《十大弟子传》:优波离-持戒第一

出身首陀罗族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优波离长大以后,父母想让他学一项手艺,以备将来生活餬口。天下父母心,为了优波离的职业问题,父母真伤透脑筋!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象优波离的个性与为人!第二天,母亲带著优波离,先去拜见佛陀,然后就叫优波离为佛陀剃发。为了出家必须要剃发,他们不得不瞒著人把优波离带去。

为佛陀剃发,优婆离进入四禅境界

现在一听到佛陀嫌他腰太弯了,赶快集中精神,挺直起来,因此进入初禅的境界。因此,优波离急忙调整呼吸,使它声音不致太大,过于粗鲁,均匀平和,因此而进入三禅的功夫。佛陀赶快对身旁的弟子说:“哎呀!优波离现在一念不生,已经进入四禅的境界,你们赶快将他手中的剃头刀拿下,扶助他,不要让他倒下。”众人于是将手持剃头刀,进入禅定中的优波离扶下,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