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

佛陀故事会:佛陀十大弟子 多闻第一阿难陀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多闻第一阿难陀尊者。舍利弗、目犍连认为阿难陀年轻,记忆力强,担任此职最合适,就推举阿难陀。舍利弗、目犍连将阿难陀的条件告诉佛陀。西元前五一三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的侍者,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著佛的身后,到各地弘化。尤其远道而来的比丘,在未见佛陀前,阿难总是予以亲切的安慰,使其安乐。因阿难还未证果,被排斥在外。佛教之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之功。

佛陀故事会:佛陀十大弟子 密行第一罗侯罗尊者

密行第一罗侯罗因是净饭王的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罗侯罗听了佛陀的说法,即从座起,顶礼佛陀说:“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得圣果。”佛陀听后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侯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因为他俱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是默默修持,从不表现自己。”佛知道此事,令罗侯罗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

佛陀故事会:佛陀十大弟子 头陀第一 摩诃迦叶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头陀第一摩诃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什么叫做“摩诃迦叶”呢?佛弟子中,一共有六位是姓“迦叶”的,称呼他为大迦叶,以拣别不是其它五位。跟目连尊者一样,也是他的父母为了求得一个儿子,向菩提树神祷告,后来生下了迦叶尊者,为了纪念他出世的来历,就替他取名“毕钵罗”。迦叶尊者更是世世感受全身发出光吞日月的紫金色光彩,所以名叫“饮光”。

佛陀故事会:盂兰盆节 目犍连尊者 孝亲报恩 救拔母亲

目连救母编者按:盂兰盆节的仪式,在于供僧,其精神在于孝亲报恩。佛的一位弟子,即“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在这一天设孟兰盆供,供养十万众僧,回向给其已往生的母亲。这其中还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即男女老少皆知的“目连救母”。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陀故事会:论议第一的迦旃延为穷人说发财之道

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有“议论第一”之称。或称为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妇人把眼泪揩拭一下,望着迦旃延。迦旃延具有说法的方便,所谓论议第一,在比丘中的确是名不虚传!

舍利弗缽水和泥度婆羅門

一天正午,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定中觀察到這位婆羅門過去生曾積極布施行善,因此今生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但假使他此世不改慳吝的惡習,命終必墮畜生、餓鬼、地獄,達千萬年之久。舍利弗尊者不忍見到婆羅門將來流轉惡道,求出無期,於是決定前往度化。尊者當下現神足通,變現在婆羅門面前,手持瓦缽立定不動。婆羅門隨即轉身坐下,像是沒看到舍利弗尊者似的,既不驅逐也不表示歡迎,只自顧自地用餐。

勝鬘夫人讚佛功德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的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雖然親近佛陀未多久,卻對佛所開示的無上妙法,信受不疑。勝鬘夫人及其眷屬見到尊貴的佛陀,以至恭敬心頂禮佛陀。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释迦牟尼故事(6)下

有一年,释迦牟尼的家乡一带遭到了较大的旱灾。释迦牟尼十分重视众生的教育事业。在释迦牟尼建立的僧伽内部,并不是平静的。释迦族的皇亲中,有7位王子随释迦牟尼出家。释迦牟尼从35岁成佛以来,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宣传佛法,教化众生的活动。关于释迦牟尼的涅磐日,有很多不同说法。释迦牟尼在世所收的弟子,分在家与出家。释迦牟尼生前教示,在他逝世之后,僧团要以佛法为师。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磐不久。

阿難未請佛住世因緣

於是佛陀重覆提示了三遍,然而阿難尊者受到天魔障蔽,心識晦闇,無法領悟佛陀其實意有所指,始終未把握因緣請佛住世。佛陀深知因緣如此,便告訴阿難時候不早了,於是尊者便恭敬地頂禮世尊之後退去。不久,魔王波旬現身佛前,請問佛是否不想入涅槃?魔王離開後,佛陀就在遮波羅塔下入定意三昧,欲捨壽離世,此時大地震動,所有眾生因地震而驚恐到渾身寒毛直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