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经典历史故事:孟母断机,其中有什么感悟?

孟母断机,mèngmǔduànjī,战国时期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孟母姓仉氏,孟子之母。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故事孟轲小时候上学并不是非常用功,也和一般恩人一样贪玩,偷懒,偶尔还逃学。孟母当时正在织布,她一看儿子的神情,就知道还没有下课。孟母转身到织布机旁边,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从此孟轲不再懈怠,非常勤奋,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简介,颜回的故事不迁怒不贰过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庙四配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关于孔子的故事:拜师

那是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说的是,孔子30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并不自满,仍觉得自己的学问并不渊博,于是,便从家乡曲阜赶到了洛阳,去拜访老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从未放弃,终于走到洛阳见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为师。是啊,我们应该象孔子那样谦虚好学,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宁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神话故事之韩湘子造酒开花 韩湘子怎么成仙的

神话故事之韩湘子造酒开花: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生得眉清目秀,手里总是持着一个花篮。据传说,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儿。韩愈曾多次督促韩湘子读书上进,韩湘子却说:“我也读书学习,只是内容与您读的有所不同罢了。”韩愈的寿诞之日到了,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韩愈高高兴兴地在府中设宴款待。韩愈和众人都不解其意,韩湘子说:“后自会明白的。”日后,韩湘子潜心修道,终于成了八仙之一。

历史上的今天12月25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逝世

0824年12月25日唐宋八大家韩愈逝世在1189年前的今天,0824年12月25日,唐宋八大家韩愈逝世。朱啸宇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元和十五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历史上的今天4月2日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诞辰

前372年04月02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诞辰在2386年前的今天,前372年4月2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诞辰。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历史上的今天4月11日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逝世

前479年04月11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逝世在2493年前的今天,前479年4月11日,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逝世。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次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被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一年8月17日,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对孔子的赞辞。

春秋末期政治家孔子诞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网络配图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的派创始人。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曾经这样说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南怀瑾则认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人类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愚蠢。爱的时候,千方百计的提拔,恨的时候,一棍子打死。爱恨交织是恋人之间常出现的问题。而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变得不再让你青睐时,往往又会因为一个小错误而让你更生厌恶,虽未到“欲其死”的程度,也差不多。爱之欲给其喝蜜糖,恨之欲给其喝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