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13世纪蒙古国官修的史书。《元朝秘史》是13世纪古蒙古语的典范文献,保存了大量的古词和古蒙古语特有的语法现象。学界公认《元朝秘史》是蒙古民族第一部文学经典作品。据粗略统计,国内外发表过的关于《元朝秘史》的各种论著,包括音写和译注,已达300项以上。《元朝秘史》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

骨嵬

骨嵬,中国元朝对库页岛和它的居民的称呼。元朝人所修的《开元新志》称苦兀,明初建立于奴儿干地方的《永宁寺碑》作苦夷。清代文献除库页一名外,还有库野、库叶等称呼。元以前的骨嵬名称,一说即唐人所记的“流鬼国”,另一说则认为是唐人所记的窟说靺鞨。吉利吉思元代骨嵬隔赛哥小海与吉烈迷为邻,经常过海侵掠吉烈迷,为此自至元元年至至大元年元兵数次远征骨嵬,并正式将其列入版图。

忽必烈

孛儿只斤氏,名忽必烈,蒙古人,拖雷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幼弟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此发动战争争夺帝位,双方战争时断时续,一共持续了四年之久。

从“拯救元朝的最后尝试”入手,浅析至正更化的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本文的目的,就是向人人介绍这一场几乎能够被称为是拯救元朝的最后一次测验的至正更化,以及剖析此次改造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以,元顺帝在逐渐把握了政治权力后,一举驱赶了伯颜,将权力从新把握在本身的手中,并起头了史称“至正更化”的刷新。元兵出力改造――至正更化的办法至正三年,元顺帝下诏“作新风宪”,正式起头了他的至正更化。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9日 元朝颁行郭守敬的《授时历》

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在734年前的今天,1280年12月19日,元朝颁行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郭守敬,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至元十五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

元朝初期政治家伯颜去世

在722年前的今天,1295年1月11日,元朝初期政治家伯颜去世。伯颜,中国元朝初年的...家和政治人物。网络配图后伯颜又统帅大军负责对窝阔台汗国海都汗的战争,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前,任命伯颜和不忽木等人为托孤大臣,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去世,1294年5月10日,伯颜和大臣们拥立元成宗铁穆耳登基称帝,元成宗登基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太傅、录军国重事,依前知枢密院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庚子日,伯颜病逝。

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

张士诚,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小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十二月,元军攻占外城。至正十七年元朝派兵攻打张士诚,张士诚由于面临被元军与方国珍夹击的情况便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

元朝重要战役鄱阳湖之战爆发

在654年前的今天,1363年8月30日,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元朝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朱元璋在此役击败并...死强敌陈友谅,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

中国古代元朝的灭亡

1368年的9月14日在历史上是中国的元朝灭亡日,这一天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占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因此这一天就意味着统治中国90多年的元朝就此灭亡。而蒙元军队收编的汉族和其他各族军队又对蒙古军的特权一向怀恨在心,士兵逃亡严重,许多军队只有空额没有实兵了。9月14日这一天,徐达率军占领大都基本是和平占领,他查封了府库。

论枢府釉瓷器

论枢府釉瓷器一在元朝制瓷工艺取得许多成就当中,枢府釉瓷器是其中的一种。后人相沿成袭将此器称为枢府釉瓷。加之宫廷生活中白袍服、白仪仗帷幕、白旌旂、白琉璃砌的龙床,重大国庆节日举国皆白的气氛,枢府釉瓷器基调为白的白色,或青白色的精美瓷器,受到重视的程度,超过其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