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想要多收点赋税,地主官僚给他好好上了一课,只能作罢 为此,元仁宗下诏,勒令江浙、江西、河南三省在40天内自实,把瞒报少交的份额补上,并分别派了三个官员去监督。元仁宗一开始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在册土地甚至发生了减少。负责监督的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定下了严酷的刑罚,连带着地方官一同问责。平叛的成本相较于多征的田赋来说明显要高的多,权衡利弊之下元仁宗自食其言,下诏书免除了三省的自实。
回顾元朝: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 虽然南宋的统治仅限于中国的一半,但这一半相对和平与繁荣。同时,中国北部由满族女真统治,被称为金。蒙古人立即入侵中国南方进行报复。这是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全由游牧民族统治,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被迅速中国化。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由于其性质和持续时间短,并没有给这个国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元朝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而不是中国传统王朝。当时,一支蛮族侵略军首次成功征服并统治了整个中国。
国王塔察儿:少年袭位的东道主,忽必烈称汗的第一功臣 塔察儿的祖父铁木哥是成吉思汗的幼弟,和几个兄弟被分到东道左翼,铁木哥分到的千户是最多的,有五千户,还继承了母亲诃额仑太后的三千户,因此成为左手诸王之长。
中国有一皇陵,明明富可敌国,600年来却无人敢盗, ... 都不敢用 而且对于后继者来说这座陵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后市有什么大型活动都会来此进行祭拜,有时候是臣子们,有时候皇帝更是亲临此地进行祭拜。明朝灭亡后,历代政权都对明孝陵保护油价,明孝陵有特殊的防盗措施,所以盗墓贼用尽办法也无法得逞,加上盗墓手段落后,所以600年来,几乎无人敢盗。盗墓贼有贼心也没有贼胆,所以至今无人敢接近这个皇陵。
朕本布衣!当了皇帝先 ... 一批!再 ... 一批!看朱元璋如何集权 我们知道,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祭告上苍,即皇帝位,改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中,这位明太祖的出身最为寒微——即便当年的汉高祖刘邦,也是个地方上的亭长,而朱元璋则是彻彻底底的贫农。从毫末到帝王,他已经缔造了一个传奇。摆在1368年朱元璋案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治国?朱元璋着手调整官制。洪武九年,他废除行...官制,全国改设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掌地方行政。
明代西安城墙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它犹如历史留下的画卷 在时光清浅的吟唱中,西安过多地浸染着往事的亮色。然而,作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是历史留在这方土地上的瑰丽画卷。位于秦岭北麓、渭水南岸的西安城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光。在现代西安中心城区的明代城墙,作为城防设施,因为防御功能而起,却成为今天西安城中最耀眼的招牌。皇城作为长安城的核心区域,被安史之乱的烟火摧残得零落不堪。
"三百单八亦足矣":家天下政权的轮回周期 "高庙遂以书手空,良久曰:"三百单八亦足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百单八亦足矣"的说法。不难想到,当朱元璋或托名者说出"三百单八亦足矣"这句话时,其实他隐藏的观念的就是:王朝存在的周期大约就是如此长短。很显然,"家天下"的文化传统是背后的根本原因。"三百单八亦足矣"虽然可能只是个传闻,但它也告诉人们:想改变这种循环,除非先改变文化。
敦煌的回归之路,千年之前的归义军如何凭一己之力收复数千里失地 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叶绿洲,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东西方的宗教、艺术、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都在这里有过深入而绚烂的交汇。但也是这样一个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人,让我们迟迟不愿结束河西走廊的故事。最西边的沙洲和瓜州成了一个孤立无援且与中原完全隔绝的地区。吐蕃逐步攻占河西走廊[766年]▼776年,吐蕃攻陷瓜州,兵锋直指敦煌。谁会想到,这场围城之战竟足足打了5年。
比吕后早500年,比武则天早1400年,她才是真正的中国第一女王 玉璜,六器之一,半壁为璜,古人以之礼北方;早在良渚时代,玉璜就是大巫的佩饰。西周,宗法礼制确立,玉璜的佩戴数量,有了严格的划分:天子九璜,诸侯七璜,大夫五璜。七璜连珠玉组佩,若无意外,只会出现在诸侯的墓中。然而,在2700年前一名女子的墓里,却出现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七璜组佩:1件龙纹玉佩,7件玉璜,727颗红色玛瑙珠,串联成一套长达105cm的七璜连珠玉组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