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内高手如林,为何无力抵挡洋枪洋炮?金庸在世时给过答案 金庸在世时给过答案清末民初是一段动荡的岁月,自从1840年...战争开始,大清的国门被轰开后,统治阶级才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虽然有志之士励精图治但却依旧无能为力。义和团内号称高手如林,自称能够刀枪不入,为何无力抵挡西方的洋枪洋炮?百年来众说纷纭,然而小编觉得金庸先生生前给出的答案最为客观。义和团兴起于清末时期,刚开始在山东、直隶一带形成,是一个秘密的民间组织。
八国联军中的华人雇佣军:攻破了自己国家的都城 1900年,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8个国家士兵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史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人数最多时,有5万余人。其中,日本人数最多,达到了2万人;意大利人数最多,只有80多人。在八国联军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华勇营。他们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在八国联军中看起来非常显眼。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华勇营隶属于英国军队,成立于189
慈禧太后说「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何用意 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一生说过最有名的话,无异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许多人以为这句话是假的,是臆造的,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慈禧太后真说过这句话。慈禧太后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句话的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900年5月,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11国中的8个国家随即组成联军,发起侵华战争。清军和义和团一触即溃。慈禧太后见势不妙,立即将两广总督李鸿章改任直隶总督,前来北
汉献帝、崇祯帝、光绪帝三位苦难皇帝,哪个最容易翻盘呢? 汉献帝是东汉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光绪帝是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死后三年清朝便亡国,也可以说是实际上的亡国之君。汉献帝和光绪帝都是傀儡皇帝,崇祯帝虽然不是傀儡,但是拥有实权,偏偏还没有力挽狂澜,其苦难历程,比之傀儡皇帝还要憋屈,这三人的帝王之路,虽然故事不一样,但都是坎坷和苦难至极的。首先崇祯帝最容易翻盘,当然这个最容易翻盘也是相对汉献帝和光绪帝的情况来说的。
慈禧一天开销4万两,3000万库存都不够用,难怪甲午海战会输 慈禧一天的开销居然是这个数,3000万库存都不够用,难怪那场战役会输了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晚清的统治是很腐朽的,这一方面是我们在历史的某些遗迹里面看到当时清...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当时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看到了清...那无能的样子,这里面可能有我们痛心疾首的甲午海战,也有让我们觉得屈辱的辛丑条约,但总的来说,我们喜欢把这一切的罪责归结于清...,而最应该负责的人物就是当时的慈禧太后。
打败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进入天京的藏宝室一看,随即大喊我命危矣 无奈之下慈禧太后选择让曾国藩担任平叛的主帅,而曾国藩也没有辜负慈禧太后的众望,经过一番的苦战将悬崖边上的大清国硬生生的给拉了回来,不过在他打进天京都城的那一刻也迎来了自己最大的危机,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历史留给晚明一个建立世界最强陆军的机会,可惜崇祯皇帝抓不住 崇祯年间,明朝有机会建成世界第一支全火器现代化陆军。它的构想者就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徐光启徐光启塑像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阵亡近5万,明朝与后金战略态势攻守互换。后在各路勤皇兵马奋战下迫退后金大军。大明风雨飘摇,危机四伏。萨尔浒之战明军萨尔浒战败后加深了他对帝国危机的忧虑,鉴于明军军备废弛,急需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