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

董福祥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董福祥率军护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董福祥大难不死,遂重整旗鼓,在安化县发动起义。董福祥率部围攻绥德数次均失败,被迫转入防御。同年十二月,董福祥全军投降清军刘松山部。董福祥其后受命镇守金积堡,将其改建成董部的大本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复出“训政”,由荣禄领导组建武卫新军,武卫新军共编五军:甘军列为武卫后军,董福祥任统领,驻蓟州,兼顾通州,拱卫京师。6月9日董福祥率

刚毅

刚毅,中国清末大臣。时省属各地水灾频繁,他采取积极措施,以工代赈,先后疏浚蕴藻滨、吴淞江。刚毅极力反对变法维新,袁世凯力主废黜光绪帝,得到慈禧太后宠信。建议被慈禧太后接受后遂奉命与庄王载勋同为统率义和团大臣,对义和团运动实行控制和利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他随同慈禧太后西逃,病死于山西侯马镇。与八国联军谈判议和时,清...以其先死免予惩处,但被剥夺原有官职。

荣禄

荣禄,中国清末大臣。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8年6月,翁同龢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张之洞

张之洞,中国清末重臣,洋务派首领。1881年,授山西巡抚,政治态度为之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严加镇压。1901年清...宣布实行“新政”,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与政务大臣。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奕䜣

咸丰帝病逝于热河后,奕訢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剪除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等为首的8大臣。权欲薰心的慈禧深恐权力日益膨胀的奕訢对自己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除极力拉拢之外,又几次借故免除奕訢的全部职务。奕訢在家前后长达10年之久。经过慈禧太后的几次罢免和起用,再加上年事已高,奕訢意志消沉,只求多福乐道,这在其府邸的堂号和诗文中多有反映。

慈禧太后

她和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分别为慈禧、慈安,因分居东、西两宫俗称西太后、东太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维新派谭嗣同等六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制造舆论,准备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君。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但未能遏止,并迅猛发展,遍及津、京地区。

载湉

载湉经过嗣称帝,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载湉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载湉诏李鸿章回北洋,部署海防事宜。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1901年(辛丑年)俄、英、美、德、法、日、意、奥、西、比、荷11国与中国清...签订的条约。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出逃前,已派出李鸿章为代表乞和。于1901年9月7日,11国与清...代表奕劻、李鸿章正式签订《辛丑和约》。《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大,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

新军

二十五年,袁世凯率新军到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翌年,袁世凯将山东34营旧军按新式营制进行改编,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使“武卫右军”增至两万余人。三十三年,陆军部奏定《全国陆军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编成办法》,新军编练在全国铺开。清...编练新军的目的虽在于巩固已垂死的封建统治,但对中国军制是一重大革新。后来新军在革命党人的影响下,大量走向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历史上的今天5月27日 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1900年5月27日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1900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1900年5月27日,直隶义和团进占涿州城,开始由乡村向城市发展。北京、天津迅速成为运动的中心。21日慈禧太后下令对各国“宣战”时,北京义和团被利用围攻使馆区。在中外反动势力残酷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