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首

一个玛瑙杯为何价值半个香港?

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朝唯一一件俏色玉雕,甚至称得上至今发现的唐朝玉器中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不为过。坊间甚至传言,这只杯子价值半个香港。兽首玛瑙杯造型写实、生动。缠丝玛瑙多产自西域,类似这样造型的器皿,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较为常见。另在《旧唐书》中有「开元十六年大康国献兽首玛瑙杯」的记载。

古瓷造型之鼎

古瓷造型之鼎鼎:煮食物用的陶质炊具,以夹砂陶...。商周时代,鼎多为青铜制品,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和原始青瓷鼎,多作随葬品,部分陶制品有彩绘装饰。西汉中期鼎的腹面出现两个并列的圆眼形凸起,晚期演变为兽面纹。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窑仿商周青铜器...出瓷鼎,成为高档的陈设瓷。罐形鼎陶质鼎式之一,炊器,因腹部作罐形而得名。蜂形耳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陶质鼎式之一。

四百件文物带你重走「古丝绸之路」

四百件文物带你重走「古丝绸之路」两千余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对话,彰显着古代中国开放的文化品格、不朽的文明成果。展览现场黄金草原|中国内地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原与欧亚草原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件胡瓶是波斯萨珊工匠的作品,融汇了萨珊、希腊以及巴克特里亚当地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价值连城的玉器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价值连城的玉器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集中了陕西出土的37万件珍贵文物,其中收藏的玉器占有重要地位。陕西龙山文化玉器中,玉人头像目前仅发现这一件。据此推断,这两件鹦鹉形玉佩应是商代遗物。关于玉带钩的起源,有研究者认为源于良渚文化时期的玉质钩形器。与“皇后之玺”形制近似的有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墓出土的2枚西汉螭钮玉印,无印文,非实用器。

[专家点评] 唐 兽首衔环银熏炉

[专家点评]唐兽首衔环银熏炉这件唐兽首衔环银熏炉,高13厘米,口径13厘米。直口,折沿,直腹,平底。有盖,呈三级覆钵形,顶沿上有桃形和梅花形镂孔。腹外壁饰双线弦纹三周;下腹有六...腿足,腿外撇,趾爪抓地;...紧贴腹部,两耳竖立,双眼微睐,犬牙外露,神态凶猛。六腿间各以一兽首衔环链相隔,链由三环联成。造型古朴庄重,工艺精湛,纹饰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1985年陕西临潼庆山寺遗址基出土。现藏临潼县博物馆。

[专家点评] 唐 兽首玛瑙杯

[专家点评]唐兽首玛瑙杯此件玛瑙杯,长15.6厘米,高5.6厘米。中国古代玛瑙多来自西方,康国、吐火罗、波斯均向唐王朝进献过玛瑙器。《唐门·德宗纪》称“倭国献玛瑙大如五斗器”。《珍玩续考》称“渤海国献玛瑙柜,方二尺,深茜色,上巧无比”。渤海靺鞨也曾献玛瑙杯。另外据《唐会要》载吐火罗还将大量未加上的矿石贡献于唐朝廷。此件玛瑙器极可能是利用外国进贡原料,唐工匠琢制而成。

[专家点评] 明中期 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

[专家点评]明中期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此铜炉宽18厘米,高14.6厘米。钵盂式炉,拨腊法铸制;敛口丰肩敛足,有原配束腰壶门承座,线条圆滑流畅,造型典雅端庄;口沿起阳文一周,丰肩两侧缀饰汉代风格的高浮雕兽面纹衔环,纹饰精致矫健。底心方框内阳文“宣德”篆书款,铭款浇铸匀净清晰。铜质宝光灿然可比良金,器壁厚薄适中,重量分外沉甸,精铜铸炼所致。

[专家点评] 清 白玉四兽首环

[专家点评]清白玉四兽首环清白玉四兽首环背面清白玉四兽首环拓片清白玉四兽首环直径6厘米,厚3.4厘米。此器物采用新疆和田玉...,玉质莹润。在环的一面以高浮雕手法碾四兽首,分别注视四方,在地子以阴刻线砣出云纹几边线。在另一面以减地法砣制相互交结的卷草纹及边线,地子以阴线砣制整齐的方格纹,这种仿漆雕的“锦地法”在玉雕工艺中较少见。

开开眼:中国从不在国外巡展的5件国宝,重中之重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文明璀璨的历史,因此我国有很多的奇珍异宝,稀罕的文物也非常的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有一些稀有的国宝,是永远禁止拿到国外进行巡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这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禁止在外国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