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

老照片:二战时的意大利军队 李云龙的意大利炮来了

意大利,是二战时期三大轴心国之一。当年在他们的伟大领袖墨索里尼的领导下,意大利军队是雄心万丈,一心只想恢复当年罗马帝国的雄风。>不过真正打起仗来,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还老是闹笑话。>有关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的段子,网上可不少。网友都不叫他们做意大利,而是叫做意呆利。>真实的意大利军队打起战来,是不是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渣,那么多笑话,我也不知道。李云龙,你他娘的意大利炮来了。

原始材料揭秘孟良崮战役张灵甫被击毙细节

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原始资料对搞清楚张灵甫被击毙的情况,颇有帮助,故摘录于下。这段材料描述说,张灵甫是脑部被炸伤因“血管与脑浆均已干枯”而死亡,且“尸体已开始腐臭”。从这些照片看,张灵甫被击毙的情况与《蒋匪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一文描述一致。一言以蔽之,以上关于张灵甫被击毙的原始资料值得重视。

延安时党内比 ... 担任职务还多的 ... 是谁

朱德与...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陈冠任,在延安党内比毛主席职务还多的...,是这个人!>把朱德留在延安,主要任务是协助...工作。于是,在延安,朱德除了中央......和八路军总司令外,一时...很多。在延安,...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最多的人,是朱德。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覆灭记:最后沦为逃跑兵团

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关东军从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挥,独立性大大增强。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号称百万。关东军于是奉命南下。1945年1月,大本营又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

指挥塔山阻击战 ... 军为何遭遇 ... “不死军团”

锦州战役纪念碑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鬼说天下,...记载的“真相”:指挥塔山阻击战的...是“幽灵”!在攻锦开始前,林彪特别调集东野的精锐部队由程子华将军统一指挥,在塔山阻击...军东进兵团。程子华将军也因为塔山阻击战名留青史,也成为反动派余孽痛恨的对象。不过按照某些人心中的“历史真相”,...东进兵团是不可能打赢塔山阻击战的,因为塔山阻击战的...指挥员程子华将军是个“幽灵”。

如果不走山海关 清军有机会问鼎中原吗?

1644年,清军突然从山海关进入中原,用最短时间撮取了东亚大陆的控制权。但清军原本的进军路线并不是山海关。那么如果没有吴三桂的投降,清军从其他地方有机会问鼎中原吗?但是山海关在路线距离与安全性方面是满洲征服者的最佳选择。而对吴三桂的支援,也是清军最后选择山海关的重要原因。走山海关路线的清军第一时间也只能让骑兵赶到其次,历史上吴三桂的求援和李自成的盲目东征,让清军必须赶到山海关附近。

1934年蒋介石是如何看待国际形势的?对国防计划制定有怎样影响?

1934年3月18日,蒋介石曾在《今后改进的政治路线》一文中写道:“自九一八以后,日本的独霸主义已抬头猛进,中国的情势,事实上就是从列强均势之下的苟存局面而转到日本独霸势力压迫的局面。”蒋介石>他认为,日本的目标不仅是要对付中国而且是要称霸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并全部排挤英美各国势力,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这也是解决一中日间矛盾,争取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唯战略选择,而等待与拖延则是实现这目的的手段。

解密中印战争:中国获胜后为何主动撤军?

解密一:战争胜利后为何主动撤军47年前的今天,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从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的这场持续了1个月左右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可是,此后中国军队主动停火并后撤。但是,本次解密的外交档案中,却向我们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宽宏大量。随后,中国红十字会复电称,印军遗体已妥为埋葬。

陈赓“叫板” ... :调我西渡黄河不英明

“陈赓的部队已经西进到了风陵渡。”...一挥手,“回小河村!”纵队本月休整,决于7月1日西调,协同边区兵团边区兵团,指...西北野战军。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并新组四个纵队,今后该区将有八个纵队作战。陈赓举杯在手,站起身一饮而尽:“谢谢主席!谢谢周...!”陈赓有些激动了,放下酒杯突然冒出了一句话:“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取过酒杯重新放回到陈赓面前:“说下去,我洗耳恭听。”

周扬为何对 ... 言听计从:否则,性命难保?

将...推崇到了与马、恩、列并驾齐驱地位,这固然是周扬看到了...在文艺上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一种崇敬之心的驱使。周扬之走上文艺界的领导岗位,大概也是必然的。周扬就这样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而周扬对...、对政治权力的屈从已形成习惯。因对政治权威崇拜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大概是法捷耶夫、周扬的共同特点,法捷耶夫说他最怕斯大林,周扬大概只怕一个人,这就是...。周扬几乎言必称...,曾在多种场合表达对...的感激和崇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