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切莫无知妄作,有眼不识泰山。老人家并以泰山为喻,说了一则故事,十分耐人寻味。‘你啊!不识字吗?那山头上写的明明是“秦川”’那读书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我啊!在这里住了五、六十年,只知道有“泰山”,没听说过有“秦川”,你念错了!’农夫也很自信的样子。
自私的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无相禅师照实的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于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完全看出。
投生为牛,偿还债务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太原的船夫王彦须向某位富翁借了一两八文钱,没有偿还而死去。有一天,富翁看见王彦须腰里绑着白带子走进牛坊。不久,有人告诉富翁说生了一只小牛。富翁见那一只小牛腰下有白色的花纹。小牛长大后,富翁叫牧人牵牛去卖,吩咐他只要卖一两八文钱。在半路上遇到何屠,何屠照价买去。后来,有一位农夫,见牛很强健,想要买来耕田,加价到二两六钱才买下那头牛。那头牛很会耕田,不需要人照料和管理。
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到后来,只留老阿罗汉自己独居在山中修行。老阿罗汉惊愕道:“我的业障来了!因果业报真是不可思议,世间造口业和恶意的人,均逃不出因果报应的追踪,且看即刻便有业报来到。”老阿罗汉回禀国王说:“大王!这是我的业报,贫僧无话可说。”因此,离越阿罗汉被判处...十二年。这时,数百名阿罗汉要惩诫国王办事不明,老阿罗汉阻止说:“不可对国王无礼,这是我的业报,不能埋怨他人。”
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 愚诚得道欺人惨报诗曰:“愚人欲学得成仙,恶毒农夫谝种田;劳作满年登古树,唤飞即跃获升天。”从前有一个非常愚钝的人,但是他的“心”却极为诚恳,他听人家传说,邻国有一种仙水,人喝了之后,可以得道成仙。由于他坚信不疑,至心恳切的欲求得道成仙,于是向人问路,决心前往邻国去求仙水。
众生与佛陀的不同 众生与佛陀的不同众生满怀憎恨,佛陀不憎恨,众生满怀憎恨,佛陀安住不憎恨。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城,和拘利族的拘利城紧临卢奚多河两岸,两个城市的农民都用卢奚多河水灌溉。拘利城的农夫想把水改道,引导河水来灌溉他们的田地,但迦毗罗卫城的农夫加以...,他们认为如果拘利城农夫的计策得逞,那么他们的田地就没有水灌溉,农作物就不可能成熟。佛陀知道他在河两岸的亲戚们正準备战争。
智者不会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智者不会做令自己后悔的事恶业是造作之后会后悔的业;恶业是当接受业报时,使人涕泗纵横的业。当天早上,佛陀用神通观察世间时,发现在那空旷地附近耕作的一位农夫会在当天领悟佛法,佛陀在阿难的陪同下前往该地。农夫听完佛陀与阿难的对话后,就去检查是否真有毒蛇,结果发现是一袋子的钱。
造一句口业,即能得到万倍痛苦的 老阿罗汉惊愕道:“我的业障来了!因果业报真是不可思议,世间造口业和恶意的人,均逃不出因果报应的追踪,且看即刻便有业报来到。”这种造一句口业,即能得到万倍痛苦的“...”,我们千万不要亏欠人家这种帐。
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也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跟水?如果这些东西就能让他得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又失败了,小魔鬼又弃甲而逃。「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