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记忆,亘古不变的情怀——碧沙岗怀古 北伐军烈士纪念碑1928年8月爱国将军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在郑修建碧沙岗北伐烈陵园,冯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冯玉祥亲笔题名「”碧沙岗”,并以石雕刻、嵌在北门之上。纪念碑文冯玉祥将军题词陵园内修有纪念亭,亭中央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碧血丹心”4个大字,是冯玉祥将军亲笔所书。石碑背面刻的是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
中国有个小城市,抗战时捐款数创下22个全国第一,如今却默默无闻 大家都知道,抗战14年中无数中华儿为了抗战胜利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除了积极参军直接支援抗战外,比如川军300万人出川,还有很多人毁家纾难,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捐给国家。在抗战期间,有这样一个小城市,他们的捐款额度高达1.2亿元,还创下了当时全国城市捐款金额和个人捐款金额等最高纪录,这个城市就是四川自贡市。如今自贡可能默默无闻,但在抗战期间这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荒唐二将军——冯玉祥PK张宗昌 台湾省民国史学者丁中江说过,戏剧舞台上的军阀都是夸张了的,其实并不都是那样,但也有比戏剧上的军阀更军阀的,一个是冯玉祥,一个是张宗昌。冯玉祥、张宗昌都有着出奇的身高。张宗昌经常疟称自己是绿林大学毕业的。成军后,冯张二人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建军路线。
他是民国官场的智囊,曾帮蒋介石定下削藩大计,下场很落寞 文/徐永超他,是民国官场称颂的"当代卧龙"。初出茅庐,就献上削藩大计,助蒋介石击败李、冯、阎等地方实力派。1908年,杨永泰当选广东咨议局议员。出山后的杨永泰,开始帮助蒋介石完成削藩大业。经过这番表演,蒋介石树立了"孙中山唯一继承人"的政治地位。随后,两人联合起来,通电反蒋,中原大战就此爆发。有的说是爱国青年自发所做,有的说是军统所为,有的讲是中统下的手,还有人说是蒋介石灭口。
冯玉祥给段祺瑞送南瓜,给吴佩孚送清水,两个人只能笑呵呵收下 不过段祺瑞自我标榜为人清廉,不准门房收门包,自己也不收礼。根据段祺瑞管家王楚卿回忆,当时给段祺瑞送礼的人不少。不过随着陆建章被陕军击败,从陕西仓皇逃走失势以后,被视为陆建章系统的冯玉祥也是逐步被边缘化,一度还被段祺瑞免去旅长职务。只是冯玉祥这次送的礼物比较奇葩,是一个大南瓜。段祺瑞看到这个大南瓜却表示非常满意,第一次照单收下,不退回。
... 最大汉奸!3次背叛冯玉祥,2次背叛蒋介石,2次公开投日 日华两军今天下午3时在卢沟桥发生冲突,目前正在交战中。三次背叛冯玉祥石友三早年入伍当兵,后在冯玉祥手下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同年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参加国民革命。石友三因背叛冯玉祥投靠晋军,害怕得到报复,乘车前往五原赔罪。11月24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撤离包头赴陕西,石友三担任了援陕第五路总指挥。
这位西北军战将曾将陈诚打得落荒而逃,抗战爆发后一心抗日遭祸 冯玉祥率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在河南境内陇海线、平汉线展开。1930年6月,著名的中原大战就此爆发。各方投入的兵力多达一百万以上。而吉鸿昌当时正是冯玉祥麾下西北军的大将。正在布防时,蒋介石的嫡系大将陈诚率部赶到。陈诚部兵力占优势,而且装备精良,迅速对杞县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吉鸿昌赶往东关督战,眼见大批中央军士兵潮水一般涌来。
郭松龄本来和冯玉祥约好一起反奉,为何郭起兵了冯却按兵不动? 郭松龄本来和冯玉祥约好,一起反奉,攻打张作霖。可为什么,当郭松龄带着7万人马气势汹汹...向奉天的时候,有30万人马的冯玉祥却按兵不动。最终导致郭松龄兵败身亡。冯玉祥为什么不守约定呢?郭松龄年少时,家乡成了俄日战争区。运动失败后,郭松龄不得不再次撤回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