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l...

关于刘备的成语

关于刘备的成语  1、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是指中国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

揭秘:诸葛亮是如何成为蜀国丞相的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瑯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那么,你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成为蜀国的丞相的吗?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当上蜀国的一国之相的。

庞统连环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庞统是刘备政权中与诸葛亮齐名的谋略家。赤壁之战是刘备发起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之所以能有顺利的以少胜多,最先决的条件就是庞统为曹操献的连环计。庞统连环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

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

 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柴油 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

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义不容辞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义不容辞的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成语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刘备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成语义不容辞出自何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义不容辞有什么历史典故东汉末年,曹操率30万大军直取江南。因为刘备是我们东吴的女婿,援助我们抗曹是他义不容辞的。

三国皇帝列表(魏蜀吴):三国时期一共有12位皇帝

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共43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阿斗是谁的儿子?揭秘阿斗的身世之谜

阿斗,原名刘禅,在三国时期里刘备的儿子,亦是蜀汉第二位皇帝,即蜀汉后主。关于阿斗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颇具争议的,不论是他的不战而降还是他的身世之谜,不过相比起来还是身世的争议更大些,因为这是有根据的,那么阿斗是谁的儿子呢?>再加上是诸葛亮建议刘备杀害刘封的,因为刘封对阿斗的威胁很大。这是小编推断阿斗是诸葛亮的儿子的根据。

成语不识时务的主人公是谁?不识时务有何典故

成语不识时务的意思是指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不识时务又有何典故。成语不识时务的主人公是糜竺,简雍,张飞,关羽,字子仲。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他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跟随刘备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刘璋投降。与刘备同坐时,亦盘腿而坐,不理威仪。

古代三国时期地图:魏、蜀、吴疆域详解(组图)

后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最大军阀。据江东而联蜀抗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因此统一战争的主角最后落在魏晋方面。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共43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