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

刘襄功劳最大,势力最强,最有资格,为何却没有获得皇位

吕后去世,在平定诸吕之乱中,刘襄是功劳最大,又是势力最为强大,而且也是最该继承皇位的人。说刘襄功劳最大,理由有三点:一是刘襄最先起事,打着平定诸吕的口号向朝廷进军,才把这件事挑了起来。所以说,刘襄实力最强,机会最多。说刘襄最有资格继承皇位,是因为刘襄是刘肥的长子,而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也就是说刘襄是刘邦的长孙。而在前后少帝的平辈中选择,刘襄肯定是最有资格的。

刘邦的大孙子本是皇帝的命,却因为得罪老大爷,与皇位擦肩而过!

刘泽和刘襄其实也那么一点小小的仇恨,刘泽的琅琊国其实是原来人家刘襄的地盘,因为刘泽的老婆是吕后妹妹的女儿,最后强行从人家齐国划走了一个郡给了刘泽。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又是这次铲除吕氏家族的大功臣,要想当皇帝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就是因为当时得罪了刘泽,让自己的皇帝梦给泡汤了。这一次,刘襄是真的太年轻了,就一个皇帝之位就轻轻松松的被刘泽给忽悠了。

近不可及的皇位,齐王刘肥家族的憾恨

汉朝的齐悼惠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却有着略显尴尬的出身。他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外妇,几乎就等于情人。可这样的出身,也让刘肥和帝位成为了绝缘体。尽管其后代先后有两次触摸到了帝位,却依然与之失之交臂,引为憾恨。刘邦生下了8个儿子,出于对戚夫人的宠爱,和刘如意类己的个人感情,一度想要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但终其一生,刘邦都从未有过将刘肥作为帝位继承者的打算。

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留下了一件宝物,竟然差点把他的梁国给弄没了

李白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偏偏就有一个金樽「”空对月”时风平浪静,一旦被拿了出来,便引起了轩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梁孝王的宝物话说当年汉景帝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梁孝王刘武临死前留下了一件宝物,是一件上面绘有云雷图案的酒樽。梁教王有命,此宝物只得作为传世之宝,而不得送给任何人。可偏偏就有人相中了这件宝物了。这个人又是谁呢?酒樽之争话说梁孝王在世的时候有一个王后李氏,李氏为

有帝王之才,无帝王之命,历史上五个王子死不瞑目

历史上确实有几个人,具备帝王之才但是因各种原因,遗憾地没有登上皇位,比如:踌躇满志的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具有仁爱之心的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好学诚恳,有着远大抱负的孙权大儿子孙登;刚毅勇武有政治远见的秦朝公子扶苏。令人诧异的是诛吕行动过后,继承皇位的确是毫无功绩可言的代王刘恒,而立有大功的齐王刘襄却在1年后郁郁而终。汉文帝对这位侄子非常同情,追谥其为齐哀王。

「 ”平灭诸吕”发生了吕雉死后,其导火索恰恰是吕后临死前的安排

经常看到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刘邦分封了那么多强有力的同姓诸侯,却没有人敢于挑战吕雉的权威,而吕雉刚一死,吕雉的侄子侄孙便被一窝端了”。有人认为是因为吕雉残忍的人彘造成了吕氏一族的灭亡;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吕氏违背了刘邦「”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白马之誓;还有人认为诸侯国势力和群臣势力合力攻击导致了吕氏一族被诛...。然而,这些却都无法解释为何吕雉一死,诸吕就被灭的根本原因。当我们仔细研读《史记》

齐王——刘襄即位的绊脚石燕王刘泽究竟是何许人也

燕王刘泽,是汉高祖刘邦的远房亲戚,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邦当了皇帝,他的那些个穷亲戚自然也就成了达官显贵了,但是,刘泽并非是汉高祖刘邦时代封王的,在汉三年楚汉争霸时期,刘泽只不过是汉军中的一个郎中。刘泽很高兴,便赏赐了田生黄金两百斤为他祝寿。

「 ”平灭诸吕”发生在吕雉死后,其导火索恰恰是吕后临死前的安排

经常看到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刘邦分封了那么多强有力的同姓诸侯,却没有人敢于挑战吕雉的权威,而吕雉刚一死,吕雉的侄子侄孙便被一窝端了”。有人认为是因为吕雉残忍的人彘造成了吕氏一族的灭亡;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吕氏违背了刘邦「”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白马之誓;还有人认为诸侯国势力和群臣势力合力攻击导致了吕氏一族被诛...。然而,这些却都无法解释为何吕雉一死,诸吕就被灭的根本原因。当我们仔细研读《史记》

汉文帝怎样当上皇帝?全靠此人一席话,改写西汉历史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后病死,诸吕把持朝政。没多久,齐王家三兄弟: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协同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等人,联手平定了汉初风起云涌的诸吕之乱。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当皇帝?其实,大汉朝这会儿有皇帝,那是吕后扶立的小皇帝,史称汉少帝。拥立他为帝,是众人心中理所当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