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政治上抬举,经济上拉拢,中国古代王朝做到这两点就能稳定蒙古?

实际上,这一设想中原王朝一直在实施,但一来要看时间气候,二来不能保证漠南草原上的势力不会反噬。除了明朝,外戚都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哪怕清朝蒙古外戚的力量都不小,放中原王朝就没法接受。究其根源,中原帝国和清的情况不一样。等统治阶层完成转换成为一个中原王朝以后,蒙古人掀不起什么风浪,继续联姻不过是政治惯性。也就是...上要威慑,政治上要抬举,经济上要拉拢。清代皇帝赴承德避暑山庄会见蒙古上层。

南宋野战军战力不弱,为何端平入洛会失败?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锅

端平入洛,是南宋王朝晚期历史中一次争议极大的事件。金国灭亡后,南宋挥师北上试图收复三京,却以损失惨重、功亏一篑告终。很多人对于名帅孟珙未能指挥这场战役非常惋惜。但实际上,孟珙是反对入洛计划的,他和老上司史嵩之都认为,双方国力差距太大,即便入洛侥幸成功,等到严冬来临,休养得神完气足的蒙古大军渡过黄河南下,河南的宋军很难逃过被歼灭的命运。

灭南宋以后,元朝全国拆城墙,可拆到浙江一个小城时,却不敢拆了

原来,元朝下令,拆了南宋的城墙,为什么要拆城墙呢?这样的地形,十分奇特,可以防洪,还能够御敌,一举两得,这座城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大的堤坝,在历史上记载,还真有防止洪水这件事的存在,另外呢,临海的城墙,周围沿线还有八个瓮城,而且是圆弧形状,可以缓解水的冲击后来,他们就不敢继续拆临海的城墙了,因为这座城墙的作用太大了,后来戚继光还在这里守卫了临海八年

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明代人对越南的「 ”故土”情结

01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士人眼中的蛮荒之地,虽然西汉武帝时期就早已将越南北部征服,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然而由于赵宋王朝的软弱无能,最终使得越南独立建国,从此不再归属于中原王朝四百多年。在给安南国王陈日煌,占城国王阿答阿的诏谕中,都要求让他们奉表称臣纳贡。02明太祖认为四方蛮夷限于山海阻隔,民众冥顽不化,土地贫瘠不堪,实在是没有征服的必要,只有西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值得重视戒备。

日本人说科举制是中国文明的顶峰,其实中国古代选官不止用科举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可见刚开始中国古代的官员数量是不多的,但随着部落的逐渐壮大,人口的不断增多,国家的不断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对官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呈几何级增长。那么这些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朝廷命官,到底是如何选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