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祯厚葬魏忠贤说东林党与阉党那些事 读明朝的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晚明史,基本上就是一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烂帐,而这本烂账翻来翻去,说白了还是党争,而我们平时所得袁崇焕、魏忠贤,说白了还是党争的牺牲品。因为魏忠贤比袁崇焕出名早,所以就从魏忠贤开始说起。关于魏忠贤是不是真的这样,我想不太好说。因为《明史》是东林党人写的,作为饱受魏公公打压的东林党人在给政敌著书立传的时候,不敢肯定完全的实事求是。
从 ... 政教合一制度来龙去脉看十四世 ... 的反动本质 从...政教合一制度来龙去脉看十四世...的反动本质作者:徐文华、布穷旧...的政教合一制度,发端于...吐蕃地方政权时期,产生于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定型于清朝初年。因此,弄清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反动本质,十分必要。纵观旧...政教合一制度770来年的历史,从其发端到被废除,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顾炎武自崇祯十二年后,即开始搜集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约于康熙初年编定成书,后又不断增改,终未定稿。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永乐大典次叙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原稿旧为清代藏书家黄丕烈收藏,分34册,其中佚失第14册。现通行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中国文学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是散文。因此,《史记》不仅被视为史书杰作,而且纪传部分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南诏 南诏自738年皮逻阁统一“六诏”起至902年郑买嗣灭南诏,共165年。南诏国的建立和对云南地区的有效控制,促进了南诏文明的兴起。国号南诏国共有4个国号。南诏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地方政权。南诏主管...事务的高级官员称大军将,属于一种荣誉职务,节度使、都督、清平官、曹长均可领有。经济南诏社会经济发展颇不平衡,而以滇池与洱海地区水平最高。
公羊传 《公羊传》与《左传》、《穀梁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公羊春秋》作为家学,世代相传至玄孙公羊寿。戴宏《公羊传序》、颜师古《汉书注》认为公羊子名高。如《公羊传》载,宋襄公不击半济、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是“仁义”之举,并不因其兵败受伤而讥讽。《公羊传》认为在人面临生死存亡的情势下,可以允许违反礼法制度的权变行为,但要以“自贬损,不害人”为基本原则。《穀梁传》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
诸葛亮 由于魏将司马懿坚守不战,双方在渭河南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因病卒于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当政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益州豪强大族自刘璋统治以来,长期专权自恣,蔑视君臣之道,诸葛亮对他们的不法行为,也毫不容情。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族采取了恩威并用的政策。相传原植柏树54株,象征诸葛亮54岁。诸葛亮的治国方略主要是重视法治。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 1923年10月20日,...主义青年团创办自己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此杂志努力在政治上指导青年,号召知识青年“到民间去”,到工农运动中去。重视同读者的联系,发表读者来信来稿,征求读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成为最受青年欢迎的刊物,在青年中广泛流传。平时发行1.2万份,最高达3万份。
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嬴氏名政。中国古代卓越的计谋家、政治家和改造家。是中国汗青上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秦始皇肖像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续王位。竖立起了中国汗青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度,秦朝。秦始皇陵戎马俑秦始皇奠基了中国汗青两千余年的君主专政政治轨制,统一了中央集权于皇帝一人,被誉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