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裴松之

裴松之,中国南朝宋史学家。少年好学,博览群籍,立身简素。20岁时任殿中将军,直卫皇帝左右。裴松之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疾苦,肃明风化,陈寿黜陟有序,深得下属官吏和人民的爱戴。元嘉十四年致仕归里。元嘉六年宋文帝命注《三国志》,他对陈寿的《三国志》进行了详细的补缺、备异、矫正、论辨,使注文多出原书几倍,所引魏、晋人著作多至210种,保存了大量史料,开创了史书作注的先例。

班固

五年后,有人上书汉明帝,控告班固私改国史,致使他锒铛入狱,家中所有书籍资料也被抄走。汉章帝末年,班固因母亲病故而离职。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担任中护军随同前往。班固编撰《汉书》时态度极其严肃认真,力求尊重历史事实。但班固重视客观事实,因而在《外戚传》、《霍光传》、《东方朔传》等传记中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罪行。班固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还是东汉初年著名的辞赋家。

班彪

不久,班彪离开隗嚣,西行至河西大将军窦融处任从事(幕僚)。班彪从小接受儒家思想,他的史学观点与司马迁有所不同。他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羞贫穷”、“贱守节而贵俗功”,是一个大弊端。另外,班彪还有赋、论、书、记、奏事等文章,共九篇。

司马迁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司马迁幼年即随父司马谈读书,10岁便能诵读古文。同年十一月,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书的著述工作。左丘明天汉二年(前99),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在朝廷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太史公书》的著述工作。司马迁死后,《史记》书稿藏于其家。

皇舆全图

《皇舆全图》,中国清康熙时绘制的全国地图。又名《皇舆全览图》、《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计全图一,离合凡32帧;别为分省图,省各一帧。全图比例尺约为1∶1400000,纵横各数丈,山川、府州县城及镇、堡等,无不毕载。该图是当时最详细的地图,清史稿也是研究中国清代康熙以来历史地理变化的重要资料。直到1921年,清理清朝遗物时,才在沈阳故宫发现该图图版,后在该地石印,题名《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始公诸于世。

大清律例

乾隆五年更名为《大清律例》,通称《大清律》,直至宣统二年《大清现行刑律》颁行才予废止。满文老档内容《大清律例》共40卷,律文分为7篇,首篇是名例律,其主要内容除了确定五刑、十恶、八议等重要制度和罪名外,还规定了一些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大清律例》律文之后所附的条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即皇帝认可的叛例和皇帝根据某些具体案件的处理而发出的带有规范性的命令和规定,简称为例。

满文老档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乾隆六年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徐元梦奉命将无圈点字档册中难以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捡出,附注新满文,编成《无圈点字书》一部。照写本为老满文无圈点字档册;音写本为新满文加圈点字档册。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多为清入关以后官撰史书所不载,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兆梦对身心的影响 -周公解梦

孙真人《调神论》云:“做梦都是由于精神——意念、愿望、情愫、感情等等——赌赛在身体之内而不能流动宣泄造成的。夜间人的精神清虚宁静。神录告诉人何方有吉何方有凶事,于是施会梦《前半夜梦见的事比较古远,后半夜梦见的事比较切进。唐代李胜美任荆州太守时,忽梦见自己的头竟是个老虎夹,第二天闷在家中,一句话也不说。他的妻子问他说:“相公闷闷不乐,是不是梦见...了?李胜美听了不禁一惊,问道:夫人怎么会知道?“他

明经世文编

《明经世文编》,中国明人文集选编。原名《皇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选编。编者从松江以及全国各地搜集文集千种以上,然后从420余人的文集和奏议当中,“取其关于军国济于实用者,上自洪武,下迄皇帝改元,为经世一编”。在同一人物的文集中,又以代言、奏疏、尺牍、杂文为序排列先后。编成后即刻版印行,是为崇祯平露堂刊本。

元史

但是,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元史》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元代的13朝实录和《经世大典》已经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下来。清朝以来,不断有人重修《元史》。留传到现在的,有邵远平的《元史类编》,魏源的《元史新编》,曾廉的《元书》,柯劭忞的《新元史》,屠寄的《蒙兀儿史记》等。但它们都不能取代《元史》原书。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元史》标点校勘本,是较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