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稠 军至桂州后,桂州长史王方同将叛兵渠帅莫崇绑来见何稠。何稠率兵连夜攻进叛军兵营,将莫崇及部下全部俘获。经何稠劝谕,宁猛力率部投降,并请入朝拜见文帝。何稠与宇文恺等人一起营建皇后陵墓事宜。文帝见何稠性情沉稳、寡言,又善于侍奉自己,便将自己死后的陵墓事宜也委托何稠办理。大业初年,隋炀帝游历江都,命何稠盛造御服,送往江都,于是何稠同太府丞云定兴盛修仪仗,并向各州、县征收羽毛。
王景 王景,同名人物,分别指:王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原籍琅邪不其人。明帝永平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创用墕流法成功。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王景,唐朝诗人。太原人,为司门员外郎,莱州刺史。《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王景,五代、北宋时名将。历仕梁、晋、汉、周,累破契丹,张衡为护国军节度。北宋改元,太祖为其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卒赠太傅,追封凉国公,谥号无靖。
伏生 后始皇焚书坑儒,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严重破坏,伏生逃回故乡,冒死将《尚书》藏于壁中。后闻济南伏生善治《尚书》,便派太常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尚书》。自此迄后世,《尚书》之为学,伏生实为传授的渊源。以后伏生弟子又据他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一书,属“外传”之体。伏生与他的今文《尚书》对中国儒家经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
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1944年4~12月,侵华日军为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本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在短短的8个月中,...军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六七十万人。
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事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国民...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发生矛盾,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介石要求从中国战区召回史迪威的事件。1942年3月史迪威奉派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浙赣战役兼任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蒋介石在战略方针上与史迪威发生分歧。罗斯福不得已宣布召回史迪威,并任命A.C.魏德迈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和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于1944年10月22日离华返美。
浙赣战役 浙赣战役,1942年5~9月,侵华日军为破坏浙江沿海中国空军基地及打通浙赣线而发动的一次战役。南昌方面日军于5月底沿浙赣路及其两侧向东进犯。8月底,浙赣西段之日军全部撤回原防,浙江地区日军撤至新登、兰溪、金华、东阳、奉化之线,战役遂告结束。此役国民...丢失大片土地,浙赣两省的机场被彻底破坏,20余万居民及士兵惨遭日军...害;日军亦遭受严重损失,死伤官兵共2.8万余人。
中国远征军 从中国远征军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日本在中缅印战区投入兵力总计30余万,被歼灭18万5千余人。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
百团大战 由于先后出动兵力达105个团,故名百团大战。在这次战役中根据战役需要,八路军参战部队从22个团逐步增加,最多已达105个团,约40万人,根据这一情况,总部遂将战役定名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从发动至结束,历时三个半月时间,百团大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进至长沙东北金井、桥头驿一线的日军,遭守军抗击、民众袭扰,加之补给困难,被迫北撤,恢复战前态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击,诱敌至长沙附近捞刀河两岸地区予以围歼的方针,将突入长沙市区和进至株洲之敌全部歼灭并乘胜反击。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平型关战斗 或称平型关战役,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或战斗)。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于23日命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当日,部队隐蔽地进至平型关以东的冉庄和东长城村待机地域,同时,派出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方向活动,钳制日军,保障主力翼侧安全。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