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耶律大石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初年,曾为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称“林牙”,故亦名“大石林牙”。耶律淳称帝三个月病死,妻萧德妃权主朝政。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金之役中为金军俘获,保大三年九月逃依天祚帝。天祚帝赦其擅立之罪,耶律大石心不自安。耶律大石谏阻,不从,乃自立为王,率二百骑遁走,过黑水,得到白达达部(汪古部)首领的资助,驰至辽西北重镇镇州。耶律延禧据波斯、...史家记载,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

耶律延禧

大安七年,耶律延禧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院枢密院事,加任尚书令,并确立为皇位继承人。耶律延禧就处死了无罪的晋王。而耶律余睹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引导金军直逼耶律延禧行帐。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

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时年12岁,母承天皇太后奉遗诏摄政,任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士大夫,积极整治蠹弊,改革法度。耶律德光二十七年,承天皇太后死,圣宗主政。向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十二年,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论处。早先契丹人与...相殴致死,判罪轻重不同;在承天皇太后主持下,改为同等科罚,一依汉律论处。太平十一年六月,辽圣宗死,时年61岁,在位49年,庙号圣宗。

耶律德光

生平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二十万人前来投降。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百姓号呼奔走。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赵延寿见耶律德光已正式称帝,很不满意,请求做皇太子。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习称阿保机。生平耶律阿保机生于唐朝咸通十三年。耶律阿保机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接着,耶律阿保机进兵攻打刘仁恭,攻下数州,尽数迁掳其民而回。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到十月时,耶律剌葛攻陷了平州,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国唐代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中国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面。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安史之乱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唐代后期,藩镇林立,这些藩镇亦称方镇。其中一部分不受朝命,不输贡赋;有的甚至倚仗自身实力对唐廷跋扈不驯,割据叛乱,或藩镇相互兼并,最后唐廷被强藩朱温所灭,演变为五代十国。

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中国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武三思通过韦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杜伏威

隋末,炀帝荒淫无道,天下反叛,杜伏威与辅公在家乡聚众起事。时杜伏威年仅16岁,因作战勇敢,被推举为首领。杜伏威用激将法引其出战,大获全胜,又乘势攻克高邮等地。武德四年,杜伏威遣辅公与阚棱、王雄诞等人率军进攻江淮地区另一支较大起义军李子通起义军。至此,杜伏威起义军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其境南接五岭,东至大海,为江淮地区最大的武装力量。杜伏威入朝后,江淮起义军由辅公领导。

翟让

~617)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首领。大业七年,翟让与同郡人徐世(即李)、单雄信起兵于瓦岗,所部多齐、济间渔猎手。十三年二月,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大批隋军投降,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因而李密与瓦岗军部分早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十一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死。